《老子·三十七章》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①。侯王若能守之②,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③,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④。镇之以无名之朴⑤,夫将不欲⑥。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注释〕 ①无为:顺其自然,无所作为,不妄为。王弼注:“顺自然也。”无不为:王弼注:“万物无不由为以治以成之也”,是说由于不妄为而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为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帛书甲乙本作“道恒无名”,与三十二章“道常无名”同。 ②守之:守道。 ③欲:欲望。作:广雅·释诂:“作,生也。” ④镇:帛书乙本作“阗”。“镇”、“阗”古通用,镇伏、镇定的意思。无名之朴:指道。 ⑤镇之以无名之朴:诸本均作“无名之朴”,而帛书乙本作“阗之以无名之朴”,据帛书乙本补上“阗之以”三字,并改“阗”为“镇”。 ⑥夫:指人。
〔鉴赏〕 本章老子提出“道”之“无为而无不为”的原则,并将此推行到社会,认为理想的社会政治也将是无为而自化,不欲而自定的。
老子在相关章节曾讲到:“道”养育万物,但“道”从不干涉万物,从不期望它的养育物去做他们不愿做或不该做的事,就像土壤养育植物,土壤任凭种子随时吸取养料,却从不期望从中得到些什么;“道”像天地一样,于物从不厚此薄彼,“道”无意识于去养育什么或扶植什么,“道”于万物不带有任何意识,因此“道”是无为而不妄为的。也正因为“道”无意识去养育什么或扶植什么,所以“道”又是无所不为的,故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知道:有意识去养育什么或扶植什么,就必定是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也必定是厚此薄彼,也必定会取舍分明,也必定会出现偏差,就像向阳与背阳下的植物出现的反差一样。
由此,老子以“天道”喻“人道”,也要君主侯王持守此道:无为而无不为。认为只有这样,万民将自化和自定,不会出现灵王好细腰而国人多饿死的现象。老子认为这才是理想的政治。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说:“老子一再强调统治者的态度应出于‘无为’——顺任自然而不加以干预——让人民自我发展,自我完成。”
然而,老子又似乎感到社会中的“无为”不同于自然界的“无为”,有意识的人不会像无意识的物那样自然生灭,有意识的人是会极力自我变化发展,会延“生”、饰“伪”、适“欲”。这就是老子本章说的“化而欲作”。而到了此时,老子却又“有为”了,提出:“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魏源老子本义说:“无名之朴者,以静镇动,以质止文,以淳化巧,使其欲心虽将作焉不得,将释然自反而无欲矣;无欲则静,静则正而返于无名之朴矣。所谓我无欲而民自朴,我好静而民自正。”所以老子最后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
佳辰强饭食犹寒,隐几萧条带鹖冠。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云白山青万馀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作品赏析【注释】:这首诗写在诗人去世前半年多,即大历五年(770)春
-
婆娑欲舞,怪青山欢喜。分得清溪半篙水。记平沙鸥鹭,落日渔樵,湘江上,风景依然如此。东篱多种菊,待学渊明,酒兴诗情不相似。十里涨春波,一棹归来,只做个、五湖范蠡。是则是、一般弄扁舟,争知道,他家有个西子
-
丁帆兄组织专栏,让一帮文化人写喝酒。锦绣文字接二连三出现,阅读进入了新时代,在过去,这类文章未必看到,现在有了这群那群,还有朋友圈
-
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卷一《答李浣》已介绍。作者于德宗建中二年(78
-
【名句】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注释与译文]陆游与表妹唐琬一度结成良缘,但因婆媳不和,被迫分离。一次陆游在沈园重遇唐琬,感慨万端,在园壁上题了一首《钗头凤》。这几句词的大意是:桃花纷纷凋
-
《普罗米修斯》 拜伦 提坦! 你从严酷的现实 ① 饱览人间的苦难和悲哀, 而在你不朽的眼睛看来, 天神对此原不该漠视。 你的悲悯,什么是酬答? 是无声而又酷烈的刑罚: 巉岩,兀鹰,锁链的束缚, 高傲者
-
我少知子由,天资和而清。好学老益坚,表里渐融明。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不见六七年,微言谁与赓。常恐坦率性,放纵不自程。会合亦何事,无言对空枰。使人之意消,不善无由萌。森然有六女,包裹布与荆。无忧赖贤
-
诗人化用了战国时期吴季札以宝剑相赠友人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的期许、勉励,并抒发了自己仕途的失意。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早春努力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春天励志诗句大全,《早春》的作者和诗句,有关早春的诗以及赏析。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
-
落莫谁家子?来感长安秋。壮年抱羁恨,梦泣生白头。瘦马秣败草,雨沫飘寒沟。南宫古帘暗,湿景传签筹。家山远千里,云脚天东头。忧眠枕剑匣,客帐梦封侯。 作品赏析滞雨,写郁闷之情。注:1:崇义里:仁和崇义,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