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滁州西涧》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卷一答李浣已介绍。作者于德宗建中二年(781)任滁州(今安徽滁州)刺史,兴元元年(784)冬罢滁州刺史,就住在滁州,直到贞元元年(785)秋出任江州刺史。此诗当是韦应物生活在滁州期间写的。“西涧”在滁州城西,俗称上马河。
前两句写西涧两边自然环境之美。涧边生长着绿油油的草木,树丛深处传来黄鹂的啼叫声。可以说草木与鸟都充满着生机,视觉效果与听觉效果都非常好。“怜”即爱,“独怜”即特别喜欢。“幽草”指深绿色的草,草绿得发暗,当然也说明长得非常茂密。
后两句写水面上的美景。傍晚时分,下着雨,西涧中的春潮在汹涌着;由于无人过河,渡船静静地横在郊外的渡口边。这两句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相结合,既充满活力,又富有闲雅之趣。
此诗写景如画,并在画面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喜爱之情与澹泊之志。如清黄叔灿唐诗笺注指出:“闲淡心胸,方能领略此野趣。所难尤在此种笔墨,分明是一幅图画。”宋寇准春日登楼怀归:“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宋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这些诗句都明显受到了此诗的影响,也说明此诗颇受读者的喜欢。
-
东城,一个隐藏于诗词中的经典意象。在前人的眼里心中,东城是个春和景明的所在,是个赏花踏青的去处,是个送客惜别的地方。不信?有诗
-
古文观止·苏轼·贾谊论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
-
论题解析 [解题]新与旧(new and old)中,新(new),一般指新生的、新兴的,刚出现的、刚产生的事物或观点、思想;旧(old),指过去的、过时的、曾经的、以前的事物,也可用来指过去的思想、
-
饶节汪侯思家每不寐, 颠倒裳衣中夜起。岂作蓐食窘僮奴, 颇复打门搅邻里。凉风萧萧月
-
一幅乡村生活的历史画卷——读王兴国长篇小说《黄河从咱身边过》
一幅乡村生活的历史画卷——读王兴国长篇小说《黄河从咱身边过》◎解怀福经久不息的黄河水缓缓地流淌着,流过咱身边,流过她腰际的长河湾,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形容春鸟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春鸟的诗句,描写春天的鸟的诗句,描写春天的鸟的诗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春晓 》唐 孟浩然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
古文·广宋遗民录序 顾炎武子曰:“有朋自远方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出处】唐杜甫《 春望 》。 【译注】长安沦陷了,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的古城,只有荒草野树深深。 感慨时局,看到花儿也落泪, 怅恨离别,听到鸟
-
有浪即山高,无风还练静。秋宵谁与期,月华三万顷。
-
长淮久无风,放意弄清快。今朝雪浪满,始觉平野隘。两山控吾前,吞吐久不嘬。孤舟系桑本,终夜舞澎湃。舟人更传呼,弱缆恃菅蒯。平生傲忧患,久已恬百怪。鬼神欺吾穷,戏我聊一噫。瓶中尚有酒,信命谁能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