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典故“茧丝堡障”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茧丝堡障
【出典】 国语卷一五晋语九:“赵简子使尹铎为晋阳。请曰: ‘以为茧丝乎?抑为保鄣乎?’”三国吴·韦昭注:“茧丝,赋税。保障,蔽捍也。”按:鄣,同障。
【释义】 尹铎去晋阳就任前向赵简子请示:“以为茧丝乎?抑为保鄣乎?”意谓“是去榨取百姓的钱财呢,还是去保护百姓的利益?”后因以“茧丝保障”为咏地方官吏的典故。
【例句】 唯茧丝堡障,医疮剜肉。(刘守满江红·刘守解任3587)这里以“茧丝堡障”切刘郡守的职务身分。
-
远而有光者,饰也;近而逾明者,学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远而有光者,饰也;近而逾明者,学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曲江的兴废,和唐王朝的盛衰密切相关。杜甫在《哀江头》中曾借曲江今昔抒写国家残破的伤痛。面对经历了另一场“天荒地变”──甘露之变后荒凉满目的曲江,李商隐心中自不免产生和杜甫类似的感慨。杜甫的《哀江头》,可能对他这首诗的构思有过启发,只是他
-
记言闻直史,筑室面层阿。岂不承明入,终云幽意多。沉冥高士致,休浣故人过。前岭游氛灭,中林芳气和。兹辰阻佳趣,望美独如何。
-
作者简介 吉行淳之介(1924— ) 日本战后第三批新人派代表作家。生于冈山市桶屋町。父作家,母美容师,妹演员、诗人。家庭成员对吉行淳之介的文学均有影响。他3岁时随家庭迁来东京。1942年他在麻布中学
-
《欲知忧能老,为视镜中丝.》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欲知忧能老,为视镜中丝。》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唐·范云《有所思》,乐观少愁类名言句子
-
高考古诗词情景关系寓情于景(在古诗词鉴赏中,情景交融与寓情于景是不是一个概念)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高考古诗词情景关系寓情于景,内容包括高中研究的诗词中的情景关系有哪几种,比如触景生情,寓情于景之类,高中研究的诗词中的情景关系有哪几种,比如触景生情,寓情于景之类的,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题中与情景关系有关的词例如:情景交融寓情。并不是。情景交融:在写景的诗文中看不出作者的情感,但实际上有作者的情感。也就是情和景不分彼此,难以区分。景就情,情就景。包括三种形式,一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作品赏析原题:惠崇春江晓景二首(亦作书衮仪所藏惠崇画二首)
-
《每读一书,必至百遍.》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勤学类名言赏析《每读一书,必至百遍。》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晓行巴峡》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描绘了一幅清晨在巴峡行走的画面。诗中运用了精细的描绘和细腻的感受,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在这首诗中,王维以独特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通过描绘清晨时分的景色、山河的疏离和诗人的心境,王维以简洁明了的文字,将一幅壮美而宁静的画卷呈现在我们面前。这首诗以其温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令人流连忘返。
-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 ① 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②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③ 【注释】 ①泛泛:船行水上。景,远行的样子。②言:我。养养,心中忧愁不定。③不瑕:难道。 【译文】 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