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晓行巴峡》阅读答案
王维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
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
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注释:【1】树杪:树梢。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
B.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书树颠。
C.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
D.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
(16)“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 )(3分)
A.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王昌龄古意)
B.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晁补之吴松道中)
C.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张耒感春)
D.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
(17)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①本诗描绘的是巴峡风俗,而陶渊明归园田居描绘的则是田园风光,其诗云:“ _______,________。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②本诗写到了登高望远,王勃滕王阁序中也有登高望远的语句:“披绣闼,俯雕甍 ,_______ ,________。”
③本诗与辛弃疾菩萨蛮同为游记之作,辛词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水。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5) C 应该是“万家井邑出现”,不是“万亩良田,井然有序”。结合地理位置分析。
(16) B “鸟雀之声”“思乡”分析。
(17) 意象:本诗选取浣女、鸡鸣、舟市、山桥、万井、莺啼等富有生活气息的意象,而另两首诗歌选取的猿鸣、枫树林等意象多为自然景物。
抒情:本诗作者陶醉于山水之趣,宽解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另两首诗歌都有沉郁惆怅凄凉之感,离家远去思乡之意。
(18)
1)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2)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3)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
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圆鬟无鬓堆髻样,斜红不晕赭面状。昔闻被发伊川中,辛有见之知有戎。元和妆梳
-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出处】唐李商隐《 瑶池 》 【意思】 瑶池上西王母的雕花窗户向东敞开,只听见《黄竹歌》声震动大地人心悲哀。八匹骏马驾车一天能
-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 ① ,翘足而陆 ② ,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 ③ ,无所用之。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 ④ ,刻之 ⑤ ,雒之 ⑥ ,连之以羁馽 ⑦ ,编
-
拔藩益地【原典】陈嚣①与民纪伯为邻,伯夜窃②藩嚣地自益。嚣见之,伺伯去后,密拔其藩一丈,以地益③伯。伯觉之,惭惶④,既还所侵,又却
-
【名句】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语出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三回。月亮圆了,随即转为亏缺;水流满了器具,就会溢淌出来。喻指事物达到顶点便会走向衰败。亏:亏缺。
-
空肠得酒芒角出,肝肺槎牙生竹石。森然欲作不可回,吐向君家雪色壁。平生好诗仍好画,书墙涴壁长遭骂。不嗔不骂喜有余,世间谁复如君者。一双铜剑秋水光,两首新诗争剑铓。剑在床头诗在手,不知谁作蛟龙吼。 作品赏
-
儒林外史 清代白话长篇讽谕小说。五十六回,一作六十回。清吴敬梓著。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一字文木,晚年号秦淮寓客,安徽全椒人。成书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至十五年(1750)。 现存
-
《先秦散文·晏子春秋·景公欲诛圉人(谏上·二五)》原文鉴赏
-
望处雨收云断,凭栏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萍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遗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难忘。文期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
-
七子论诗谁似公?曹刘须在指挥中。荐衡昔日知文举,乞火无人作蒯通。北极楼台长挂梦,西江波浪远吞空。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辞满六宫。 作品赏析[:令狐相公曾表荐处士。][处士诗曰: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