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跳篝火
跳火在正月十六日晚上进行。这种活动,以院落为中心。通常,一个院落燃放一堆篝火,傍晚点燃,趁火势旺盛时开始跳火。
对跳火最热心的是孩子们。傍晚,天还未黑,村里的孩子们准备开了。他们从柴垛上搬来蒿柴,堆放在院子中间。如果一个院里住几户人家,各家的孩子都从自己的柴垛上抽柴推上去。众人集柴火焰高,也只有火焰高的火堆,才能引起跳火的兴趣。
终于,天黑下来,月亮还未升起,村子里的第一堆篝火点燃了。狂欢的孩子们叫来家人,开始跳火。他们从远远的地方跑起,跑到火堆跟前猛然起步,如同狮子钻火圈一般,从熊熊的大火中间穿过去。胆小的孩子跑到火堆跟前怵了胆,不敢跳,只好壮壮胆子重跳。这时,作父母的要鼓励孩子,让他一鼓作气跳过去。
跳火的习俗,在当地有个说法。据说跳过火堆的人,一年内不染疾病。因此,又把跳火叫燎百病。实际上,孩子们把这种活动当成了考验胆量、培养勇敢精神的活动。三番五次地跳,跳熄自家的火堆,还要撵去跳别人家的火堆。所到之处,扬起是一阵兴奋的叫喊声,情景交融,村落欢腾。
等孩子们跳完火以后,便轮上大人了。大人们只是象征性地在火上跨过,也抱些尚不能奔跑的幼儿在火上燎燎,表示一下。而后,抱出家中被褥和衣服在火上逐一燎过,叫做薰虫。妇女们一边燎衣物,一边拍去上边的尘土,使衣物保持清洁。
柴草渐渐烧尽,主人们便把灰烬用铁锨铲起,端进屋里绕一圈,然后再端出来,一路走,一路将灰烬离离拉拉地撒到地上,最后把剩下的灰烬全部扔下田畔,还大喊一声:“给××地方留下了!”这叫“送蚰蜒”。据说,蚰蜒是一种可怕的毒虫,它如果钻进人的耳里,能吃空脑壳。
送蚰蜒很壮观,家家户户的硷畔上都有一条如同用金星铺成的道路。村里住户密集地方,便把这条巷道装点成一道金色的世界,犹如童话。
-
千里故人心郑重,一端香绮紫氛氲。开缄日映晚霞色,满幅风生秋水纹。为褥欲裁怜叶破,制裘将翦惜花分。不如缝作合欢被,寤寐相思如对君。
-
[宋]陆游法不孤生自古同,痴人乃欲镂虚空。君诗妙处吾能识,正在山程水驿中。“六十年间
-
王士祯·真州绝句《其四》 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 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 【注释】 1.本篇写江岸上的景物和渔家的生活。 今译 江岸一带,多是钓人居住, 柳陌菱塘,掩映稀疏。 最美
-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大家一定没少背过文言文吧?文言文的特色是言文分离、行文简练。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文言文,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孟子文言文短篇及翻译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孟子文言文短篇及翻译大
-
散文·诸子散文·韩非子《五蠹》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
-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
-
子华子曰:“全生为上,亏生次之,死次之,迫生为下。” ① (《吕氏春秋·贵生》) 【注释】 ①子华子:可能是道家杨朱学派人物,有重生的思想。全生:是指人的眼、耳、鼻、口、身、意六觉之观、听、嗅、品、适
-
归去新战胜,盛名人共闻。乡连渭川树,家近条山云。夫子能好学,圣朝全用文。弟兄负世誉,词赋超人群。雨气醒别酒,城阴低暮曛。遥知出关后,更有一终军。
-
督府繁华久已阑,至今形胜可跻攀。山横天地苍茫外,花发池台草莽间。万井笙歌遗俗在,一◇风月属君闲。遥知为我留真赏,恨不相随暂解颜。
-
万里家山一梦中,吴音渐已变儿童。每逢蜀叟谈终日,便觉峨眉翠扫空。师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百无功。明年采药天台去,更欲题诗满浙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