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题庐陵萧彦毓秀才诗卷后(其二)·[宋]陆游》原文与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题庐陵萧彦毓秀才诗卷后(其二)·[宋]陆游》原文与赏析

[宋]陆游

法不孤生自古同,痴人乃欲镂虚空。

君诗妙处吾能识,正在山程水驿中。

“六十年间万首诗”的陆游,其晚年退居于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此时,不少学习写作的后生敬仰这位于诗无体不工的老前辈而向他请教。他常常挑灯夜读,为其诗卷题诗。这首诗就是诗人七十八岁时读过庐陵(今江西吉安)秀才萧彦毓的诗卷之后所作。这是题诗的第二首。

宋人多以议论为诗,也多以禅语说诗。陆游也承袭此风。一开始,诗人就引用佛教语来谈创作过程中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法不孤生自古同,痴人乃欲镂虚空。”“法不孤生”本是佛家禅宗口号,智昭人天眼目卷四载石佛忠相生颂有“法不孤生仗境生”语。佛家的“法”,原指佛道,陆游借以指诗思。陆游将这话运用于文学创作上,是说作家的艺术构思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能指望任何的“写作指南”,而是由火热的现实生活激发出来的。痴人,愚昧之人。镂虚空,谓脱离现实,闭门造车。关起门来苦思冥想,搜索枯肠,能寻出诗来吗?当然不能;即使觅出诗句,也显得毫无生气,难以“升堂入室”。议论入诗,往往味同嚼蜡。但陆游却妙笔生花,仅“痴人”、“镂虚空”几字,就形象地写出闭门合目作空妄之想的愚蠢行为,鲜明地反衬出现实生活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性,读来并不觉乏味。

“君诗妙处吾能识,正在山程水驿中。”驿,古时供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唐宋时于水路设水驿。“山程水驿”乃指丰富的现实生活。这两句是对萧诗的赞美。就是说:萧彦毓诗的美妙之处在描山摹水,有丰富的生活感受。这就和“痴人乃欲镂虚空”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这对比中,“山程水驿”和“镂虚空”一样,使“法不孤生自古同”的议论形象化、具体化。“吾能识”使“山程水驿”感情化,一个“妙”字写出了作者对萧诗心领神会的深度,流露出对“山程水驿”的向往与热爱,同时也为痴人指出了正确的创作方向:“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只有“躬行”于“山程水驿”之中,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所见愈奇。由其激发自己的诗情画意,得之于心,发而为诗,就能产生出“绝尘迈往”的佳作。广西通志卷二百二十四载桂林石刻陆游与友人杜思恭手书曰:“大抵此业在道途则工,……愿舟楫鞍马间加意勿辍,他日绝尘迈往之作必得之此时为多。”这段话可与此二句诗互相印证。

这首诗,岂止于是对萧彦毓诗的赞语,陆游本人何尝不是这样?可以说是他本人的创作经验之谈。陆游始从江西派著名诗人曾几学诗,较多在技巧上下功夫。后来丰富的实践活动、开阔的生活领域和创作中的转益多师使他突破了江西诗派的樊笼,多采多姿的“山程水驿”大大开阔了他的眼界和胸怀,诗歌创作跨进了新的境界。此诗实乃是诗人对创作与现实生活密切关系的深刻领会和精辟之见。

猜你喜欢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政用典名句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 苏轼《读道藏》全诗鉴赏

    嗟予亦何幸,偶此琳宫居。宫中复何有,戢戢千函书。盛以丹锦囊,冒以青霞裾。王乔掌关钥,蚩尤守其庐。乘闲窃掀搅,涉猎岂暇徐。至人悟一言,道集由中虚。心闲反自照,皎皎如芙蓿千岁厌世去,此言乃籧篨。人皆忽其

  • 白居易《读僧灵澈诗》全诗赏析

    东林寺里西廊下,石片镌题数首诗。言句怪来还校别,看名知是老汤师。

  • 王维《送张判官赴河西》全诗赏析

    单车曾出塞,报国敢邀勋。见逐张征虏,今思霍冠军。沙平连白云,蓬卷入黄云。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

  • “借东风”的意思,出处,故事

    语出《三国演义》的故事。 三国时曹操率领83万人马,诈称百万大军,雄心勃勃地企图打败刘备,消灭东吴,统一天下。诸葛亮和周瑜共同定下火攻曹军的大计,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寒冬腊月,天天刮西北风,独不见东

  • 韩愈《烽火》全诗赏析

    登高望烽火,谁谓塞尘飞。王城富且乐,曷不事光辉。勿言日已暮,相见恐行希愿君熟念此,秉烛夜中归。我歌宁自感,乃独泪沾衣。

  • 《赠别》情诗三百首赏析

    赠别 作者: 杜牧 【原诗

  • 《溱洧·《诗经·郑风》》原文与赏析

    《诗经·郑风》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蔄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 白居易《宿湖中》全诗赏析

    水天向晚碧沉沉,树影霞光重叠深。浸月冷波千顷练,苞霜新橘万株金。幸无案牍何妨醉,纵有笙歌不废吟。十只画船何处宿,洞庭山脚太湖心。

  • 罗邺

    邺尤长律诗。……素有英资,笔端超绝,其气宇亦不在诸人下。初无箕裘之训,顿改门风,崛兴音韵,驰誉当时,非易事也。 (辛文房 《唐才子传》 卷八) 罗邺名场无成,无一题不以寄怨。“买栽池馆恐无地,看到子孙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