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民歌《行在军中谣》全文、鉴赏和深度意境解读
张家寨里没来由,使它花腿抬石头;二圣犹自救不得,行在盖起太平楼。
这首歌产生的年代是宋高宗南渡,以临安为行在时的事。当时举国上下喘息未定,北方金人强敌压境,然而无耻的士大夫就已经开始奢侈享受,醉生梦死起来。鸡肋篇记载: “车驾渡江,韩、刘诸军皆征戍在外,独张俊一军,常从行在。择卒少壮长大者,自臂而下,文刺至足,号曰 ‘花腿’,军人皆怨之。加之营第宅房廊,作酒肆,名太平楼,搬运花石,皆役军兵,众卒谣云云。”南宋张俊,是仅次于秦桧的一个无耻投降派。但他会伪装,开头还打着抗金旗号,一度和岳飞、韩世忠、刘琦并称名将,后来依附秦桧,提供伪证,陷害岳飞,死后受到万人唾骂,人民曾把他的铜像和秦桧一起排跪在岳飞的坟头上。
歌一开头,就用“张家寨里没来由”这句话表现不满和嘲讽。当时的张俊是宋高宗的御营前军统制,又兼江淮路招讨使,正是赫赫威风的朝廷命官,国家的干城。而老百姓对他堂堂的军营不作正式称呼,却用 “张家寨”来代替。山寨是那些占山为王的草寇栖息的地方,没有正经的名字。例如水浒 中的 “清风寨”“安平寨”即是。把御营称做山寨,而且冠以 “张家”头衔,表面好像出于无知,或无心,实质上是一种很大的嘲弄。“没来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口语 “莫名其妙”。这是一个意义比较含糊,用在这里既不重、也不轻的词。就是这样隐隐约约、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当时军队官兵既讨厌他,又不便得罪他的心情。歌词接着用了 “使它花腿抬石头”来说出了“没来由”的具体内容,同时进一步通过事实来加深嘲讽的意义。对于保家卫国的战士,也不作正式称呼,而叫 “花腿”,这是在用特写镜头突出张俊的荒谬行为。试想一想,使那些严肃勇敢的赳赳武夫不能披坚执锐,驰骋沙场,却在后方拖着一双花古伶当的腿足,为达官贵人修建亭台楼阁“搬运花石”,就是诗里的 “抬石头”。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啊。是谁把这些威武的军人形象破坏了,使他们一个个简直成为逗人笑乐的小丑?还能奇怪“军人皆怨之”吗?紧接着歌者把他的歌投向了更广阔的社会现实,用进一步的嘲讽口吻,唱出心中更大的愤激,这就是:被掳走了的徽、钦两位皇帝,都还没有救回来呢,而当前的临时政府却享受起来了。这里的一个“犹自”意思是“尚且”,是让步句的关联词。“犹自”的使用,加强了全句在说理上的气势,推出了“救二圣”的大事来对比,这才显得张俊的所作所为是如何地“没来由”了。歌词特别提出了所盖的楼名,“太平楼”,不仅是歌词韵脚的需要,也不仅当时的建筑中确实有一座太平楼,更重要的是在“二圣犹自救不得”的不太平现实下,这里出现的太平楼就具有更强烈的讽刺意味。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和六之有关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六的古诗词谁知道,带有六字的诗词,古诗中含有六。《蜀道难》年代: 唐 作者: 李白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
-
身者所为也,天下者所以为也,审所以为而轻重得矣 ① 。(《吕氏春秋·审为》) 【注释】 ①身:身体,指生命。轻重:何者为轻、何者为重。 【译文】 生命是我们行为的目的,天下财富等身外之物是为我们的生命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语文出版社初中语文古诗词,内容包括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初中所有古诗词,初中所有古诗词语文出版社,初中语文全部古诗。论语六则、世说新语二则:期行,乘船、伤仲永、木兰诗、回乡偶书、夜雨寄北、淮上与友人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卖油翁、
-
王诜《蝶恋花 ① 》王 诜 王 诜 钟送黄昏鸡报晓。昏晓相催,世事何时了。万恨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忙处人多闲处少。闲处光阴,几个人知道。独上高楼云渺渺。天涯一点青山
-
仲君岂弟多学,王子清修寡言。病后空惊鹤瘦,时来或作鹏骞。海角烦君远访,江源与我同来。剩作数诗相送,莫教万里空回。三人一旦同行,(二子与秦少章同寓高斋,复同舟北行。)留下高斋月明。遥想扁舟京口,尚余孤枕
-
南阳风俗常苦耕,太守忧民敢不诚。今秋与冬数月旱,二麦无望愁编氓。龙遁云藏不肯起,荒祠巫鼓徒轰轰。昨宵天意聚回复,繁阴一布飘寒英。裁成片片尽六出,化工造物何其精。散乱狂飞若倚势,徘徊缓舞如今情。千门竞扫
-
妈妈: 我几乎无法相信,你离开这个沉重的世界,已经五年多了。常常在深夜里,或因备课而熬夜,或因事务而写报告,突然会掷笔思怀,忧伤处不能自已。但从来没有像近日或今夜那样,满胸话语的潮涌,欲夺胸而出。 不
-
秦少游谪古藤,意忽忽不乐。过衡阳,孔毅甫为守,与之厚,延留待遇有加。一日饮于郡斋,少游作《千秋岁》词,毅甫览至“镜里朱颜改”之句,遽惊曰:“少游盛年,何为言语悲怆如此
-
江湖流落岂关天,禁省相望亦偶然。等是新年未相见,此身应坐不归田。
-
躁进之忍第七十五躁进之忍第七十五 仕进之路,如阶有级,攀援躐等,何必躁急。 远大之器,退然养恬,诏或辞,再命犹待三。趋热者,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