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之岳飞《小重山》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1。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知音少,弦断有谁听5?
【释】
1.蛩(音qiong):蟋蟀。
2.月胧明:月光微明。元稹嘉陵驿 诗 “野花撩乱月胧明。”
3.旧山:指故乡。当时作者的故乡河南被金兵所占领,不能回归,故下文说“阻归程”。
4. 瑶琴: 琴的美称。
5.“知音”二句:用钟子期为伯牙知音典故,慨叹自己的壮怀无人理解。吕氏春秋·本味载:春秋时伯牙善鼓琴,钟子期从琴音里能听得出他心里所想的是高山,还是流水。后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译】
昨夜的蟋蟀
不断地唱鸣,
惊醒了——
我那驰骋千里的
梦境,
时候正是三更,
披衣而起,独自
绕着石阶而行。
四周静悄悄,
只有窗外的月光
惨淡微明。
我的一生
都献给了
事业功名。
家乡的松竹
已老了,
我却难以实现
走向故乡的路程。
我想把我的心事
寄托在琴声,
然而,知音少,
即使弦断,又有
谁听?
【评】
岳飞之满江红“怒发冲冠”,为妇孺皆知的传世名作,其慷慨激昂,“气欲凌云,声可裂石”(唐圭璋语)。这首小重山则在豪放慷慨中,又颇增几多深沉、几分凝重,“展示出一代英雄的悲剧命运与被压抑的心态”(王兆鹏语)。如清人王奕清所感受:“梦想旧山,悲凉悱恻之至”(历代诗余卷词话)。
-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何事文星与酒星,一时锺
-
蜀道难李白【原文】噫吁嚱[1],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2]!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3]。西当太
-
昔负千寻质,高临九仞峰。真心凌晚桂,劲节掩寒松。忽值风飙折,坐为波浪冲。摧残空有恨,拥肿遂无庸。渤海三千里,泥沙几万重。似舟飘不定,如梗泛何从。仙客终难托,良工岂易逢。徒怀万乘器,谁为一先容。
-
一尉居倏忽,梅生有仙骨。三事或可羞,匈奴哂千秋。壮心屈黄绶,浪迹寄沧洲。昨观荆岘作,如从云汉游。老夫当暮矣,蹀足惧骅骝。
-
题解 这首诗见于《小雅》,是边塞戍卒在出征归途中,对与玁狁作战的回顾和对久戍不归的哀怨。 原文 采薇采薇 ① ,薇亦作止 ② 。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 ③ 。 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
纷进舞兮堂前,目眷眷兮琼筵。来不言兮意不传,作暮雨兮愁空山。悲急管兮思繁弦,神之驾兮俨欲旋。倏云收兮雨歇,山青青兮水潺湲。
-
望天光退而相庆引满醉吟千章杞梓阴云天,樗散谁收老郑虔。喜气到君浮白里,丰年及我挂冠前。令严钟鼓三更月,野宿貔貅万灶烟。太息何人知帝力。归来金帛看赪肩。
-
延陵有宝剑,价重千黄金。观风历上国,暗许故人深。归来挂坟松,万古知其心。懦夫感达节,壮士激青衿。鲍生荐夷吾,一举置齐相。斯人无良朋,岂有青云望。临财不苟取,推分固辞让。后世称其贤,英风邈难尚。论交但若
-
郑燮 日日临池把墨研,何曾粉黛去争妍? 要知画法通书法,兰竹如同草隶然。 郑燮(1693—1765),清大书画家、著名文学家。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早年家贫力学,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
-
有时,喜欢一个人静静地思考,抑或独处一隅,读一本好书。想那风云变幻的历史,一座城的街头,那些与我们有交集的抑或素不相识的人与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