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蜀道难
【原文】
噫吁嚱[1],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2]!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3]。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4]。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5]。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6]。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7]。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8]。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9]。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10]。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11]。
又闻子规[12]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13]!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砵崖转石万壑雷[14]。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15],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16],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17]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注释】
[1]噫吁巇(yīxūxī):惊叹声,蜀方言,表示惊讶的声音。
[2]蚕丛、鱼凫:传说中古蜀国两位国王的名字。何茫然:难以考证。指古史传说悠远难详,茫昧杳然。何,多么。茫然,渺茫遥远的样子。
[3]尔来:从那时以来。四万八千岁:极言时间之漫长,夸张之言。秦塞:秦的关塞,指秦地。通人烟:人员往来。
[4]西当:西对。太白:太白山,又名太乙山,在长安西(今陕西眉县、太白县一带)。鸟道:指连绵高山间的低缺处,只有鸟能飞过,人迹所不能至。横绝:横越。峨眉巅:峨眉山顶峰。
[5]地崩山摧壮士死:指“五丁开山”的故事。华阳国志·蜀志载:相传秦惠王想征服蜀国,知道蜀王好色,答应送给他五个美女。蜀王派五位壮士去接人。回到梓潼(今四川剑阁之南)的时候,看见一条大蛇进入穴中,一位壮士抓住了它的尾巴,其余四人也来相助,用力往外拽。不多时,山崩地裂,壮士和美女都被压死。山分为五岭,入蜀之路遂通。摧,倒塌。天梯:非常陡峭的山路。石栈:栈道。
[6]六龙回日:淮南子注云:“日乘车,驾以六龙。羲和御之。日至此面而薄于虞渊,羲和至此而回六螭(龙)。”高标:指蜀山中可作一方之标识的最高峰。冲波:水流冲击腾起的波浪,这里指激流。逆折:水流回旋。回川:有漩涡的河流。
[7]黄鹤:黄鹤,善飞的大鸟。猿揉(náo):蜀山中最善攀援的猴类。
[8]青泥:青泥岭,在今甘肃徽县南,陕西略阳县北。盘盘:曲折回旋的样子。百步九折:百步之内拐九道弯。萦:盘绕。岩峦:山峰。
[9]扪参历井:参(shēn))))、井是二星宿名。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于地上的州国,叫作“分野”,以便通过观察天象来占卜地上所配州国的吉凶。参星为蜀之分野,井星为秦之分野。扪(mén)),用手摸。历,经过。胁息:屏气不敢呼吸。膺:胸。坐:徒,空。
[10]君:入蜀的友人。畏途:可怕的路途。巉岩:险恶陡峭的山壁。巉(chán),山势高峻。
[11]但见:只听见。号古木:在古树木中大声啼鸣。
[12]子规:即杜鹃鸟,蜀地最多,鸣声悲哀,若云“不如归去”。
[13]凋朱颜:红颜带忧色,如花凋谢。凋,使动用法,使……凋谢,这里指脸色由红润变成铁青。
[14]飞湍:飞奔而下的急流。喧豗(huī):喧闹声,这里指急流和瀑布发出的巨大响声。砵(pìng)崖:水撞石之声。砵,水冲击石壁发出的响声,这里作动词用,冲击的意思。转:使滚动。
[15]剑阁:又名剑门关,在四川剑阁县北,是大、小剑山之间的一条栈道,长约三十余里。峥嵘、崔嵬,都是形容山势高大雄峻的样子。
[16]所守:指把守关口的人。或匪亲:倘若不是可信赖的人。匪,同“非”。
[17]锦城:今四川成都市。成都古代以产棉闻名,朝廷曾经设官于此,专收棉织品,故称锦城或锦官城。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一剑南道成都府成都县:“锦城在县南十里,故锦官城也。”
【赏析】
蜀道难是汉乐府旧题,属于“相和歌辞”中的“瑟调曲”。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十引乐府解题说:“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都是四川山名)之阻。”自梁简文帝至初唐张文琼,曾有不少人用此题目写过诗。李白此诗虽然也沿用了乐府旧题描写蜀道艰难,但内容较前有所丰富,思想意义也比较积极。
对蜀道难的写作背景,一般认为这首诗很可能是李白于公元742-744年(天宝元年至天宝三载)身在长安时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写的,目的是规劝王炎不要羁留蜀地,早日回归长安。避免遭到嫉妒小人不测之手。
本诗可大致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蚕丛及鱼凫”到“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主要写开辟道路之艰难。诗人从蚕丛、鱼凫开国的古老传说落篓,追溯了蜀秦隔绝、不相交通的漫长历史,指出由于五位壮士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才在不见人迹的崇山峻岭中开辟出一条崎岖险峻的栈道。强调了蜀道的来之不易。
第二部分,从“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到“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主要写跋涉攀登之艰难。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两层。前八句为一层,强调山势的高峻与道路之崎岖。先例举了六龙、黄鹤、猿猱这些善于飞腾攀登的鸟兽面对蜀道尚且无可奈何的情况,以映衬人要攀越蜀道谈何容易;又特地选择了秦地突出的高山青泥岭加以夸张描绘,显示蜀道之高耸入云,无法通行。“问君西游何时还”以下为第二层,描绘了悲鸟、古树、夜月、空山、枯松、绝壁、飞湍、瀑流等一系列景象,动静相衬,声形兼备,以渲染山中空旷可怖的环境和惨淡悲凉的气氛,慨叹友人何苦要冒此风险人蜀。
第三部分,从“剑阁峥嵘而崔嵬”到“不如早还家”,由剑阁地理形势之险要联想到当时社会形势之险恶,规劝友人不可久留蜀地,及早回归长安。这部分亦可分为两层。前五句为一层,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一夫荷戟,万夫越趄。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突出剑阁关隘险要,后六句为一层,以毒蛇猛兽杀人如麻暗喻当地军阀如凭险叛乱则将危害百姓,规劝友人早日离开险地。
全诗主要由以上三部分组成,至于在诗中三次出现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两句诗,则是串联各部分的线索。它使全诗首尾呼应,回旋往复,绵连一体,难解难分。
诗人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全诗感情强烈,夸张极度,想象丰富奇特,无论从哪个艺术角度衡量,蜀道难都堪称李白的代表作。它集中体现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和作者的创作个性。
-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出处】唐孟浩然《 留别王维 》。 【意思】本想归隐故园采撷芳草,又可惜要与老朋友离违。 【全诗】 《留别王维》 .[唐].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
-
手里有一份父亲留下的档案,曾经让我琢磨了很久。上面写着:十五军二十九师八十七团三营,机枪连。我不知道机枪连是几连,但不会是九连,九
-
宇宙谁开辟,江山此郁盘。登临今古用,风俗岁时观。地理荆州分,天涯楚塞宽。百城今刺史,华省旧郎官。共美重阳节,俱怀落帽欢。酒邀彭泽载,琴辍武城弹。献寿先浮菊,寻幽或藉兰。烟虹铺藻翰,松竹挂衣冠。叔子神犹
-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眄视指使
名言: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
《一个人的行走》 散文 文 月下李说我,一个人,在这个公园里行走。很慢,得跨着一个又一个的石阶走。那石阶是一个个石的磨盘,很圆,半
-
《心乐而声泰。》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乐观少愁类名言句子
-
(一)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二)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
-
湛湛 ① 露斯 ② ,在彼杞 ③ 棘 ④ 。显 ⑤ 允 ⑥ 君子 ⑦ ,莫不令德 ⑧ 。 其桐其椅,其实离离 ⑨ 。岂弟 ⑩ 君子,莫不令仪 B11 。(《诗经·湛露》) 注释 ①湛湛(zhàn):露
-
谢赫的《古画品录》对后世画论影响甚大。谢赫在绘画史上最大的贡献在于他提出的“六法”论。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
【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莆田城厢人,生于宋朝孝宗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卒于公元1269年,享年83岁。是南宋一位著名的爱国诗词家,创作了大量悲壮激昂的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