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睡鸭》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黄庭坚
山鸡照影空自爱,孤鸾舞镜不作双①。
天下真成长会合,两凫相倚睡秋江。
【注释】
①孤鸾舞镜:范泰鸾鸟诗序述,古代劂宾王捕获一只鸾鸟,很喜爱它,可是它三年不鸣叫。劂宾王听从夫人建议,让鸾鸟照镜子,那知它看到自己的身影后,不胜悲恸,突然飞舞起来,悲鸣而死。
【评说】
本诗选自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五、历代题画诗类卷九七。
这首题画诗所描写的画面实景,只在尾句“两凫相倚睡秋江”,一对野鸭,在溶溶秋江上相倚而眠,诗语极精工,意象深美,说明诗人在尾句上颇用力,符合绝句诗的体征。诗的前三句,无一字不是为逗出尾句诗意服务的。“山鸡”句,说山鸡站在水边,照影自怜,“孤鸾”句,说孤鸾在镜前飞舞,为不成双而悲鸣。两句诗,以山鸡、孤鸾孤单的意象,反衬出双凫睡秋江的安宁、和谐和美满。诗的第三句与尾句拍合,点出“长会合”的题意。本诗运化前人现成的诗句入诗,关于这一点,宋人洪迈早已指出:“徐陵鸳鸯赋云:‘山鸡映水那相得,孤鸾照镜不成双。天下真成长会合,无胜比翼双鸳鸯。’黄鲁直题画睡鸭云云,全用徐语点化之,末句尤精工。”(容斋随笔卷一)黄诗之“山鸡”句,变换较多;“孤鸾”句,仅改动一个“舞”字,第三句,一字不动地将徐陵成句搬入本诗。由于黄庭坚用前人成句入诗,功夫用在“化”字上,对它们加以运铸、点化、改造,与自己的立意契合无间,语若已出,因此能成为一首趣味盎然的好诗。
-
《呱呱之子,各识其亲;譊譊之学,各才其师.》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师道类名言赏析《呱呱之子,各识其亲;譊譊之学,各才其师。》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忆昨为吏日,折腰多苦辛。归家不自适,无计慰心神。手栽两树松,聊以当嘉宾。乘春日一溉,生意渐欣欣。清韵度秋在,绿茸随日新。始怜涧底色,不忆城中春。有时昼掩关,双影对一身。尽日不寂寞,意中如三人。忽奉宣室
-
作者: 崔雄权 【作家简介】李奎报(1169—1241)是朝
-
江淹早岁以一介寒士受知于宋建平王刘景素,景素爱好文学之士,江淹在南兖州做过景素的僚属,后淹因事系狱,自狱中上书,“景素览书,即日出之”(《南史》本传)。景素出镇荆州,江淹从之镇,其时约当公元472年(明帝泰豫元年)至公元474年(后废帝
-
灵宝谣 作者: 靳极苍 【本书体例】
-
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使夫读者,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
名言: 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
-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咏闲居是重要主题之一,也称为闲适诗。对诗人们来说,所谓闲,不仅仅是没事做或不做事,而是相对出仕忙于公务而言,所以闲居诗往往成了隐居诗的代名词。司马光退居后,不能忘怀于朝廷政治,所以这首《闲居》写闲而实不闲,至少是身闲心
-
吾爱鬼谷子。青溪无垢氛。囊括经世道。遗身在白云。七雄方龙斗。天下久无君。浮荣不足贵。遵养晦时文。舒可弥宇宙。卷之不盈分。岂徒山木寿。空与麋鹿群。 作品赏析【注释】:天下久(一作乱)无君。舒可(一作
-
包蕾 〔梗概〕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路上,由于孙行者本领高强,战胜了不少妖魔鬼怪,因而威名远震,使得不少魔头,不敢轻易来犯。 一天,师徒四人来到一座茅亭下,已是人疲马乏,孙行者让师父下马歇息,唐僧
-
欧阳修《朝中措》欧阳修 欧阳修 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① 平山阑槛倚晴空 ② 。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 ③ ,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 ④ ,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注释 ①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