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治内者,不治外”注释、译文和感悟
【注释】 ①善:善于。外、内:外,外物,指礼义、制度等;内,内心,指性情、自然等。
【译文】 善于治理外物的,外物未必就治理了,而自己的身心却受劳苦;善于治理内心的,外物未必就混乱,而自己的性情却得安逸。用你的方法治理外物,那种措施可暂时在一个国家施行,却未必合乎人心;用我的方法治理内心,这种自治的方法可以在全天下推行,君臣之道就用不着了。
【感悟】 用自然反对名教,用人性反抗礼俗。有学者认为这是魏晋玄学中名士的思想。其实,老子、庄子都不乏这种思想,甚至比这更激越。笔者认为,这应该是道家学派中杨朱学派“自治”的思想。
-
“麦克马洪线”是一条由英国探险家麦克马洪划定的一条位于英属印度和西藏的边界线。1913年3月11日,麦克马洪与西藏地方代表伦兴礼札在印度德里秘密换文,擅自划定中印边界线,即所谓“麦克马洪线”。该线将西
-
我有过一段在采油厂宣传科做通讯报道员的短暂经历。当时带我的师傅姓陈,我叫他陈师傅。按说写通讯报道也算是舞文弄墨,应该叫老师才对,可
-
岁月的书签坐在家中肯定见不到如此美妙、金黄盈溢的丰收景象。当目光被行走中的秋色锁定的时候,第一次让心灵如此放松地盘点收获。情绪是有
-
【3895】菲律宾经济社会地理(申韬、缪慧星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32万字,2014年12月第1版,64元)△共8章:①自然地理;②人文
-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出处】唐祖咏《 望蓟门 》。 【意思】诗人年少时虽未能象东汉班超 少时投笔从戎而立功西域,但眼望三边战势,仍是雄心勃勃,欲学汉代 书生终军向皇帝请发长缨,缚
-
【名句】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注释与译文]此写秋江行舟的感受:江水在重重叠叠的青山中盘旋曲折,似乎已到尽头;然而峰回路转,忽然看见千帆点点,忽隐忽现,由远而近。诗句突出主观心境,叙述曲折,
-
这段情节出自原书第33回。写天长县豪杰杜少卿移家南京后,与娘子同游清凉山的故事。少卿夫妇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携手同游,饮酒看花,风流自赏,这在当时无疑是一桩惊世骇俗之举,引起了各种人物的强烈反响。
-
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连袂度危桥,萦回出林杪。西岑极远目,毫末皆可了。重叠九疑高,微茫洞庭校迥穷两仪际,高出万象表。驰景泛颓波,遥风递寒筱。谪居安所习,稍厌从纷扰。生同胥靡遗,寿比彭铿夭。蹇连困颠
-
古文观止·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得西山后八
-
我没有见过山核桃的树,我可曾吃过山核桃的果。 你要吃山核桃,先就得攻进它的那个铁硬的硬壳。你如果牙齿不行,这第一道防线怕就难破。就算这已攻破了,里面仍有许多曲折纡回的硬隔膜,非经一番辛苦抉剔的功夫,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