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古文观止·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古文观止·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鉴赏

古文观止·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得西山后八日【1】,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2】,又得钴鉧潭【3】。潭西二十五步, 当湍而浚者, 为鱼梁【4】。梁之上有丘焉【5】,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6】,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7】;其嵚然相累而下者【8】,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9】,若熊罴之登于山【10】。丘之小不能一亩【11】,可以笼而有之【12】。问其主, 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 曰:“止四百【13】。”余怜而售之【14】。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15】,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16】,铲刈秽草【17】,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18】,举熙熙然回巧献技【19】。以效兹丘之下【20】。枕席而卧,则清冷之状与目谋【21】,瀯瀯之声与耳谋【22】,悠然而虚者与神谋,【23】渊然而静者与心谋【24】。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25】,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噫!【26】以兹丘之胜, 致之沣、镐、户、杜【27】,则贵游之士争买者【28】,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29】。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30】;贾四百, 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 是其果有遭乎【31】! 书于石, 所以贺兹丘之遭也【32】。【注释】【1】 “得西山后八日”句: 据柳宗元的 始得西山宴游记, 得西山在唐宪宗元和四年 (809) 九月二十八日。得: 发现的意思。西山: 在永州城西五里, 今湖南省零陵县境内。【2】 寻: 沿着。道: 在道路上走, 用如动词。【3】 钴潭: 潭名。钴, 熨斗。潭的形状似熨斗, 故名。【4】 “当湍而浚者为鱼梁”句: 正当水深流急的地方是一道堰。湍: 指水流很急。浚: 指水很深。鱼梁: 阻水的堰, 形似桥梁, 中间有洞, 将竹筍 (古时竹制捕鱼器具) 放在洞口, 用来捕鱼。【5】 梁之上: 指鱼梁的前方。【6】 突怒: 指山石突起的样子。偃蹇: 形容山石高仰似傲的姿态。【7】 殆不可数: 将不可能数尽, 形容其多。殆: 将近。【8】 嵚然: 指石头耸立的样子。相累而下: 互相重叠又倾斜着向下延伸。【9】 冲然: 指向前突进的样子。角列而上: 象兽角似的排列由下而上。【10】 罴: 熊类。【11】 不能: 不满。【12】 笼而有之: 几乎可以将其装在笼子里。笼: 装在笼子里, 用如动词。【13】 止四百:仅仅四百文。唐代货币单位多用“文”和“贯”。文中指的可能是文。【14】 怜而售之: 因为爱惜此丘, 就买了它。售: 买的意思。【15】 李深源、元克己: 都是与柳宗元同游的朋友。【16】 更取器用: 指同游的人互相交换使用工具。器用: 工具, 如锄、铲之类。【17】 刈: 割。【18】 遨游: 自由自在地在天地间游荡。【19】 举: 全, 都。熙熙然: 快乐的样子。回巧献技: 呈献出各种巧技。【20】 效: 呈献。兹: 此。【21】 清泠: 形容景色清凉。与目谋: 即与眼睛接触, 映入目中。【22】瀯瀯(ying):形容水轻轻流动的声音。【23】悠然:虚空的样子。【24】渊然:静默的样子。【25】“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句:不到十天就发现奇特的地方两处。不匝旬:不满十天,异地者二:指西山和小丘。【26】噫:叹词。【27】沣、镐、户、杜:都是地名。全在唐朝首都长安附近,为当时豪门贵族居住地。沣:即沣邑,周文王的都城,在陕西省户县东。镐:即镐京,周武王的都城,在陕西省长安县西南。户:县名,在今陕西省户县北。杜:即杜陵,在陕西省长安县东南。【28】贵游之士:即贵族子弟,爱好游玩的公子王孙。【29】“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句:争买者天天给卖者添加很多钱,可是愈发买不到手。指小丘在京畿之地会身价倍增。【30】过而陋之:从这里过,看不起它。陋,本是形容词,这里用如动词,是“以……为陋”的意思。【31】遭:名词,际遇,运气。【32】遭:动词,碰上了好运气。【赏析】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政治革新集团,在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永州,即现湖南省零陵县,当时为荒僻之地。柳宗元本负安邦济世之志,有着俊杰廉悍的品格,贬黜南荒后,内心里虽有着苦闷和消极的情绪,但其生活意志和斗争精神并未泯灭。这一时期,作者“投迹山水之间”,搜奇览胜,模山范水,写下了素享盛誉的“永州八记”,既反复渲染和突出了永州西山的风景之胜,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遭受贬黜的忧愤情绪。“永州八记”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等八章文章。这组优美的山水游记,既各自独立成篇,又以时间为序排列,并以作者的游踪为引线,前后贯通,互有关联,将永州西山及附近的八处景物点像穿珠似的连缀起来,形成一幅幅完整而又引人入胜的山水画面,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本文介绍的是第三篇——钴鉧潭西小丘记。这篇游记散文记叙了作者发现小丘、整治小丘的经过,描写了小丘及其周围奇异清丽而充满生机的景色,以及借小丘的“货而不售”暗寓作者怀才见弃、沦落天涯的伤感和对当时社会风尚的剖析。第一段写作者发现小丘的经过, 着意描绘小丘最吸引人的特点——山石的奇形异状。从“得西山后八日”至“梁之上, 有丘焉, 生竹树”为第一层次, 这几句交代了钴潭西小丘的地理位置、周围环境和发现时间。卷首的起笔, 在结构上有重要的铺垫作用, 它十分自然地引起下文对小丘的生动描述。接下去, 为第二层次, 作者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 描绘小丘之石: 那些傲然挺立, 背土而出, 争着做出奇形怪状的石头,高而倾斜、互相堆积拥挤着向下伸展的犹如奔向山脚下的牛和马在小溪边饮水, 竟相排列由下而上向前突进着的仿佛群熊结队正向山的顶峰攀登。在作者笔下,将石头比喻成一个个从土里往外钻的动物, 又用牛、马、熊分别形容下趋和上挺的两种石头, 赋它们以生命, 写景状物妙传造化, 生动逼真, 宛然在目, 对小丘的描写剔抉入微, 的确给人身临其境, 清新醒目之感。第二段写小丘长期被弃“货而不售”的命运和作者“怜而售之”及整治小丘的经过, 并抒发了与小丘相得相乐的情趣。“丘之小不能一亩”到“皆大喜, 出自意外”几句, 似乎仅仅是对作者购买小丘经过及得遇小丘“暂得一笑”的叙写, 其实不然, 在这平淡的文字中, 深深地蕴寄着作者悲愤痛苦的思想感情。这里, 作者以“唐代之弃地”自比, 渴望能象小丘那样遇到知音, 东山再起, 重新获得起用。接着,“嘉木立, 美竹露, 奇石显。由其中以望, 则山之高, 云之浮, 溪之流, 鸟兽之遨游, 举熙熙然回巧献技, 以效兹丘之下”, 写作者站在经过剪芟修整的小丘上眺望周围的自然景物,风云、山水、草土、虫鱼、鸟兽全都显出和乐的样子, 象杂技歌舞演员那样轮番地呈现巧技, 愈发显得美不胜收, 妩媚有致。紧接着, 作者连用四个“与谋”造成排比句, 层次分明地写出山水清冷虚静, 令人心旷神怡的愉悦。清凉的景色映入眼帘, 潺潺的水声传入耳鼓, 悠远虚空的境界融入我的神思, 深沉幽静的气氛沁入心灵。这里, 作者的生花妙笔将景物全部人格化了, 仿佛大自然与人的耳目心神亲切接谈, 秀丽的山水才是人的真正知音, 同时, 也抒发了作者饱览自然景色时, 襟胸开阔, 宠辱皆忘, 耳目为之一新, 精神为之一振, 几乎达到了“与万化冥合”境界的特殊感受。第三段写作者对小丘长期“货而不售”命运的概叹, 并祝贺小丘得遇识者。“价四百, 连岁不能售”的小丘, 若在京畿之地“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 可遗弃在穷乡僻壤则“农夫渔父过而陋之”, 充分地揭示出只要小丘处于合理的空间、地理位置, 就能显现其存在的价值, 含蓄地表达出作者被贬幽荒、不遇知者而遭到埋没、冷落的愤懑情绪。小丘还能为作者和他的朋友“怜而售之”, 经过修整改造使之恢复了本来面貌, 显现出蓬勃的生机和存在的价值。而作者呢? 谁来信任、擢拔, 重新起用他呢?! 从中, 可以窥见到作者做为封建统治阶级革新家对封建王朝的拳拳之忠, 渴望东山再起、重振朝纲, 终成大业的魄力和决心。小丘还能为作者一行所识,“是其果有遭乎”!柳宗元在困顿遭厄中,仍然期冀能遇到小丘那样的好运气。在写作上,钴鉧潭西小丘记长于写景,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王夫之说过:“烟云泉石……,寓意则灵”。此言不虚。在这篇游记散文中。作者善于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将小丘予以动态化,赋予生命力,使其有血肉,有灵魂,有个性。使小丘显得栩栩如生,生动传神,富有感染力;描绘小丘周围的景物,如风云、山水、草土、虫鱼、鸟兽,只略加点染,就使读者感到美景如画,神趣盎然,给人以身临其境,宛若在目之感,巧妙地再现了大自然的辽阔深远和作者内心的缕缕思绪。在这里,作者即景会心,主观的情感和客观的景契合无间,从而创造了独特的境界,既寓了“意”,又妙合自然。在语言上,朴素自然,描写事物生动逼真。例如:用“若牛马之饮于溪,”“若熊罴之登于山”形容下趋和上挺的两种石头的形状,比喻得新颖独特,自然生动。文中没有艰深的词语,不用冷僻的典故,语言清新流畅,加上三言、四言短语的连用,使文章抑扬顿挫,节奏明显,具有浓醇的音乐美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猜你喜欢
  • 关于勤奋和坚强的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勤奋和坚强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有关努力拼搏顽强精神的古诗名句,关于坚持努力的古诗词,关于坚持努力的古诗词。事业: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不是一番寒彻骨,

  • 白居易《晚归早出》全诗赏析

    筋力年年减,风光日日新。退衙归逼夜,拜表出侵晨。何处台无月,谁家池不春。莫言无胜地,自是少闲人。坐厌推囚案,行嫌引马尘。几时辞府印,却作自由身?

  • 古代名句“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注释与译文

    【名句】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注释与译文]怜,爱。这两句的意思是:由于思念穿绿色罗裙的情人,因而到处看到绿色的芳草都觉得可爱。诗句巧妙地运用联想,把人物的内在感情表达得含蓄动人。 参考文献 (五代

  • “煮豆燃萁,相煎何急”的意思,出处,故事

    由曹植《七步诗》变化而来。比喻弟兄之间一方对另一方的迫害。出自《世说新语·文学》。 曹植是曹操的儿子,非常聪敏,曹操原来打算把王位传给他,但后来改变了主意,决定让曹植的哥哥曹丕继承王位。曹丕一直对曹植

  • 《同恶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成,同欲相趋,同利相死.》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同恶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成,同欲相趋,同利相死。》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临江仙·宋·陈与义》原文与赏析

    宋·陈与义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

  • 《行路难·其一赏析》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羞 通:馐;直 通:值)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雪满山 一作:雪暗天)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碧 一作:坐)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

  • 诗词作品《行行重行行》鉴赏和精讲

    行行重行行, 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 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 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 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 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 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 岁月忽已晚。 弃捐

  • 路乔《烟火》

    我们曾经认识的人,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那些从前迸发于一瞬的炽热终究会随着时间,变成记忆中的一抹暗红,就像黑夜吞噬了刚刚点亮的路灯

  • “人生何处不相逢”的意思,出处,故事

    生活中有时会出现意外的情况,两人居两地相距甚远,本以为无机缘再见面了,却有一天又见面了,俗语称为“人生何处不相逢”。 此语源自宋人欧阳修的《归田录》。书中记载:“寇忠愍(mǐn)公准之贬也,初以列卿知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