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看画——《胡子有脸》代序》赏析
西西看画——胡子有脸代序原文
西西是香港一位实验型的作家,她的创作以其“变化瑰奇”、“思路卓异”而引人注目。
这篇看画是西西短篇小说集胡子有脸的代序,充分体现了西西散文感觉化情绪化的特点。文章从“我喜欢看画”起篇,由画而文学而哲学,由整体而局部细节构成,由具体的画而至画的精神,由单张的画而至流动的画,一切都在意识中依凭作者个人的感受姗姗而来,随她的感觉体会而被赋予个性,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文章所涉画幅囊括古今中外,流派主义风格无所不包,作者却能突破这些格子,从容地传达出自己的艺术知识、趣味,不能不说与她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中国学生周报开设“画家与画”专栏,七十年代在大拇指周报上介绍各国名画家及其作品的实践有密切关联。或者说,看画是这一段实践的延伸和总结。
西西认为了解画家应以作品为本位,把注意力集中在作品,不要从抽象的意念、主义等框框出发,而要从艺术形象的构成及传达方式深入理解作品。西西始终以一双充满兴味、观察入微的眼睛看画,她能看到画面上的细节、线索、结构、色彩、特质,具有细致的观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而且还具有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像力。看画全文都是在她细致观察领略中感受的书写,她认为看外国画家的作品,“没有文字的障碍,无需翻译,可以看得懂”,这看懂便是基于看画人的感悟。作者也信服波希士所言“书本不但延展记忆,同时启发想像”,作品中充满了面对画面文本时翩翩不绝的想像。
莎士比亚在仲夏夜之梦中曾说过,想像“使未知的事物成形而现,诗人的笔使它们形象完整,使空灵的乌有,得着它的居处,并有名儿可唤”。想像使作者的鉴赏避免了抽象刻板而具有了灵动可感性,而且她的想像多是感觉化、通感化,往往跨越艺术门类的界限。如“文艺复兴的乔托在我,明澈如希腊悲剧”,“高更的平涂,完全像散文体系的小说”。作者的感悟徜徉在艺术中,并打通了门类之框,既显示了她深刻的绘画艺术理解力,又显示了她对各种艺术把握的得心应手。这一类想像是西西独有的,可以说她的艺术通感能力成全了她一系列图文对话式的散文创作。具备了艺术通感能力,画作为一个文本,不再是单纯的画,她的鉴赏、体悟也不是通常的画面鉴赏,专门的术语、概念不得不让位于她的感觉。文章通篇都是她的感觉在说话,感觉的翅膀飞逸出绘画艺术。与其说她在鉴赏画,不如说是在感觉画。
正因为她依凭的是感觉,文章意象呈现剪贴拼接之状,进而显出思维的跳跃。虽没有庄周的汪洋恣肆,却也精致蕴藉,浓厚的艺术气息增添了行文的徐缓温润。思维的跳跃性又使西西于篇末在对清明上河图的钟爱中忍不住进入魔幻现实主义,要到茶馆听故事。这就像一个淑女,在时时的端庄中又忍不住顽皮一样,显示了西西思维中活跃的一面。西西长期看画形成强烈的艺术感觉能力——丰富的艺术知识、活跃的艺术思维、深刻的艺术感悟,使她面对画面文本时,胸中丘壑万千,思维润泽如万斛泉涌。图文互涉与对照是西西创作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不能不归功于她对绘画艺术敏锐的感知力。
袁勇麟,章妮
-
多病欣依有道邦,南塘宴起想秋江。卷帘飞燕还拂水,开户暗虫犹打窗。更阅前题已披卷,仍斟昨夜未开缸。谁人为报故交道,莫惜鲤鱼时一双。
-
透过这些,我们看到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自我超脱的精神,追寻美和崇高的精神,这也正是引导人类迈向未来的精神。而只要这种精神还存在,海伦·凯勒的名字就不会被遗忘,《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就将为人们所珍视。
-
泉州开元寺是驰名中外的名胜古迹,也是福建省最大的佛教建筑之一。全寺占地面积约7万平方米,殿宇构筑雄伟壮观,流金溢彩,四周刺桐掩映,古榕垂荫,双塔耸立,景色极其幽美。 开元寺始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二年(68
-
此词相当通俗浅白。上片描写诗人旅店中晨起上路的情景,下片则叙旅途夜宿时回忆和怀念伊人的情思,通篇充满了一种凄清缠绵的感情。 诗人写离人早行,最为绝妙的莫过于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两句,它只把几件具有代表
-
1971年的冬天,我在东北一个农场三连插队。那时候,全农场正热火朝天地搞“以阶级斗争为纲,狠抓战备”,而尤以三连为甚。三连的党支部书记
-
柯九思 绿杨莺转梦初醒 ① ,天影微凉断岸青 ② 。 坐对物华俱自得 ③ ,笼鹅不用换黄庭 ④ 。 【注释】 ①转:同“啭”,黄莺宛转的啼叫声。②天影:清晨的天色。③物华:美好的景物。④换:交换。黄庭
-
咏风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宋玉的《风赋》云:“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
-
“秦晋崤之战(僖公三十二年、三十三年)”全文、注释、翻译和点评赏析
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 ① ;出绛 ② ,柩有声如牛 ③ 。卜偃使大夫拜 ④ ,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 ⑤ ,击之,必大捷焉。”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 ⑥ :“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⑦
-
州在钓台边,溪山实可怜。有家皆掩映,无处不潺湲。好树鸣幽鸟,晴楼入野烟。残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 作品赏析晴楼:一作晴峦。
-
《雨中人》 散文 文 月下李说人在雨中,便和雨有了关系。这关系在天上,在地上,在一片一片的绿叶上,在一座又一座的山谷里,也在一条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