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莲法界
开元寺始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二年(686),是一座千年古刹,原名“莲花寺”,相传这里原是财主黄守恭的大桑园。某天,黄梦见一个和尚要他献园建寺,于心不甘,就与和尚相约:佛法无边,三天内园中桑树若能开出白莲花,就献。不料三天后满园桑树果然竞吐白色莲花,黄守恭只得献园。寺成后乃名“莲花寺”。今寺内西畔还有一株老态龙钟的桑树,据传它当年就开过白莲花。此寺亦因之雅称“桑莲法界”。莲花寺先后又易名为兴教寺、龙兴寺,到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唐玄宗诏天下各州各建一寺以纪年,才改称“开元寺”。
大雄宝殿为全寺的主体建筑,通高20米,面宽九间,进深六间,凡1000余平方米,气概非凡。相传建殿之日,地上有紫云飘绕,故又称“紫云大殿”。现存殿宇是明末郑成功之父郑芝龙捐资修建,殿内有九十四柱,别称“百柱殿”。此殿的建筑艺术极有特色,从石柱、柱础到斗拱、屋架造形,都别出心裁。最引人注目的是斗拱间附雕的二十四个飞天乐伎,个个体态轻盈,栩栩如生:有的捧砚挥毫,有的曲臂吹笙,有的手抱琵琶,有的托盘献宝……轻歌曼舞于屋梁之间,细赏之如闻其声,如见其舞。殿内佛像的雕塑艺术极高,居中那尊释迦牟尼像,据说是唐玄宗的“御赐佛像”。殿前月台所嵌的七十二幅狮身人面浮雕,是印度婆罗门教遗物,殿后一对青石柱,上有精美的古代印度神话故事雕刻。这些都是宋、元间泉州婆罗门教寺庙的珍贵遗物,有浓厚的异国情调。
大雄宝殿后的甘露戒坛,建于宋天禧三年(1019),据记载是明末清初全国佛教寺庙中仅存的三处戒坛之一,另两处在杭州昭庆寺和北京戒台寺。戒坛是佛门弟子受戒之处,分五级,分层供奉卢舍那佛、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千手干眼观音等像,四周菩萨侍立,金刚护卫,坛座环列“护三皈”和“护五戒”诸神神主牌位,气氛十分庄严。而坛顶正中藻井的建筑却结构复杂又精巧美观,斗拱间也附雕飞天乐伎,意态翩然。
-
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歇后语。 清代初期兴起剃头,后来便出现了剃头挑子。剃头挑子是用扁担挑着,一头是红漆长方凳,凳腿间夹置三个抽屉: 最上一个抽屉是放钱的,钱从凳面上开的小长方孔塞进去;第二、三个抽屉是放置围布、刀、剪之类
-
【名句】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 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勇武谋略使君主感到威胁的,就会危险;功劳压倒天下的,就不会得到应有的奖赏。说明智谋功劳过高的人,会受到猜忌。
-
王十朋 盛夏绿遮眼,此花红满堂。 自惭终日对,不是紫薇郎。 王十朋,南宋时颇负文名,著作有《梅溪集》,诗风自然晓畅,从这首五言小诗中可见一斑。 诗的前两句,写夏日盛开的紫薇花,红艳满堂。紫薇花别名红满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原名《白氏长庆集》。诗文别集。七十一卷,外集二卷。唐白居易撰。今人顾学颉据宋绍兴本校点,一九七九年出版。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死后谥“文”,又称白文公。生于唐大历七年(772年),卒
-
陈藏一《话腴》:“赵昂总管始肄业临安府学,因踬无聊赖,遂脱儒冠从禁弁,升御前应对。一日,侍阜陵跸之德寿宫。高庙宴席间问今应制之臣,张抡之后为谁。阜陵以昂对。高庙俯睐久之,知其尝为诸生,命赋拒霜词。昂奏所用腔,令缀《婆罗门引》。又奏所用意
-
作者: 孟祥锡 【本书体例】
-
陆 游 我昔学诗未有得, 残余未免从人乞。 力孱气馁心自知, 妄取虚名有惭色。 四十从戎驻南郑, 酣宴军中夜连日。 打球筑场一千步, 阅马列厩三万匹。 华灯纵博声满楼, 宝钗艳舞光照席。 琵琶弦急冰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