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田叔列传第四十四》
汉七年,高祖往诛之,过赵,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3],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4]。是时赵相赵午等数十人皆怒,谓张王曰:“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5],臣等请为乱。”赵王啮齿出血,曰:“先人失国[6],微陛下,臣等当虫出[7]。公等奈何言若是!毋复出口矣!”于是贯高等曰:“王长者,不倍德[8]。”卒私相与谋弑上。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于是赵午等皆自杀,唯贯高就系[9]。是时汉下诏书:“赵有敢随王者罪三族。”唯孟舒、田叔等十馀人赭衣自髡钳[10],称王家奴,随赵王敖至长安。贯高事明白,赵王敖得出,废为宣平侯,乃进言田叔等十馀人。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11],尽拜为郡守、诸侯相。叔为汉中守十馀年,会高后崩[12],诸吕作乱[13],大臣诛之,立孝文帝。
【段意】 本段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刻画田叔的形象。清白无辜的赵王因部下谋反,被押往长安。田叔不顾明文禁令,以忠勇的臣子之心,随主赴难。赵王终于被释,田叔也因识见卓越被迁升为汉中郡守。
字数:451[1]迁:升迁。
[2]会:适逢。反代:在代国造反。按陈豨反代事在汉十年,于下文“汉七年,高祖往诛之”的时间不合。此处当为“韩王信反马邑”。反马邑事在汉六年,七年高祖往诛之。
[3]案:有短脚盛食物的木托盘。
[4]箕踞:席地而坐时,伸开两腿,像个簸箕,是一种轻视对方、不礼貌的姿式。
[5]遇:对待。
[6]先人:指张敖父张耳。事详张耳陈馀列传。
[7]虫出:人死后,因尸体无人收殓,蛆虫在腐烂的尸骸上爬进爬出。
[8]倍:通“背”,违背。
[9]就系:投案受捕。
[10]赭(zhe)衣:囚服。古时囚犯衣服为赤赭色。髡(kun):古代一种剃去头发的刑罚。钳:一种套在罪犯脖颈上的金属刑具。全句说,唯有孟舒、田叔等十多人自动身着赤赭色囚服,剃光头发,套上枷索。
[11]说(yue):通“悦”。
[12]高后:指高祖的嫡妻吕后。
[13]诸吕:许多姓吕的人。吕氏在朝期间,大封吕姓王、侯。吕后死后,这些人企图夺取刘氏江山,后被大臣们消灭。
-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 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 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 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花千树:形容灯火之多,
-
篮舆西出登山门,嘉与我友寻仙村。丹青明灭风篁岭,环佩空响桃花源。前朝欲上已蜡屐,黑云白雨如倾盆。今晨积雾卷千里,岂畏触热生病根。在家头陀无为子,久与青山为弟昆。孤峰尽处亦何有,西湖镜天江抹坤。临高挥手
-
诗篇的开头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事、物的慨叹。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在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
-
七都在哪里 七都在太湖边上。 这是我早就知道的。因为早些年,在我从少年长到青年的一段时间里,我就在吴江生活,前后大约近十年。我
-
终南别业——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邻叟,谈笑无还期。此诗见摩诘之天怀淡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收集6则古诗词,内容包括收集六首古诗,收集6种不同的古诗词,收集6句描写不同季节的古诗。1.汉乐府《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北朝民歌《敕勒歌》: 敕
-
百川注东海,东海无虚盈。泥滓不能浊,澄波非益清。恬然自安流,日照万里晴。云物不隐象,三山共分明。奈何疾风怒,忽若砥柱倾。海水虽无心,洪涛亦相惊。怒号在倏忽,谁识变化情。
-
这首诗记述诗人在浪迹江湖的旅途中,收到中都一小吏赠送的酒、鱼,便豪兴大发,烹鱼煮酒,二人对酌,直到酒酣饭饱,才“醉著金鞍上马归”。 “鲁酒若琥珀,汶鱼紫锦鳞,”是盛赞中都小吏礼物的珍贵。以“斗酒诗百篇”而著称的“谪仙人”李白,对山东
-
古代诗文名篇之散文·胡铨文《戊午上高宗封事》原文、鉴赏和解读
散文·胡铨文《戊午上高宗封事》 臣谨案: 王伦本一狎邪小人,市井无赖。顷缘宰相无识,遂举以使敌,专务诈诞,欺罔天听,骤得美官,天下之人,切齿唾骂。今者无故诱致敌使,以诏谕江南为名,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
-
“游人武陵去,宝剑直千金。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游人武陵去,宝剑直千金。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是关于描写“情感抒写·友谊意愿”类的诗句。 友人就要宦游武陵,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