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舍请罪”注释、译文和评说
【注释】 韩昭侯,战国时期韩国国君,公元前362年—公元前333年在位,具有法治思想,曾任用申不害为相,实行政治改革。申子:指申不害,战国时期郑国人,韩昭侯的相。受:通“授”。请仕:请求委任。从兄:堂兄。谒:请求。亡:抑,还是。辟:通“避”,退避。辟舍:不敢住在正屋里,表示惶恐。
【译文】 韩昭侯对申不害说:“法度很不容易实行啊。”申不害说:“实行法治,就是见到了功劳再给予奖赏,根据才能来授予官职。现在您设置了法度却又听从身边人的请求,这才是法治难以实行的原因啊。”昭侯说:“我从现在开始才知道如何实行法治,才知道如何来听取意见。”有一天,申不害请求韩昭侯委任他的堂兄做官。昭侯说:“这不符合我从你那里学来的道理啊。我是听从你的请求而破坏你的治国原则呢,还是采用你的治国原则呢?”申不害诚惶诚恐地避开正屋不住而请求给自己处罚。
【评说】 制定法律时只想到如何限制别人,没想到法律总有一天也会限制自己。
-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剩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词作
-
作者: 童继红崔承枢魏惠明 【原诗】:苍苍竹林寺(2)
-
我公厌富贵,常苦勋业寻。相期赤松子,永望白云岑。清风出谈笑,万窍为号吟。吟成超然诗,洗我蓬之心。嗟我本何人,麋鹿强冠襟。身微空志大,交浅屡言深。嘱公如得谢,呼我幸寄音。但恐酒钱尽,烦公挥橐金。
-
昔有愚人入京选 ① ,皮袋被贼偷去。其人曰:“贼偷我袋,将终不得我物也。”或问其故,答曰:“钥匙尚在我衣带上, 彼将何物开之?” ——《朝野佥载》 【注释】 ①入京选: 到京城去参加考
-
外储说右下第三十五 【题解】 《外储说右下》包括五段经文和相符的说文。依次阐述君臣不能共同掌握赏罚大权、君主要依法赏罚臣下、君
-
董其昌 绿叶青葱傍石栽,孤根不与众花开。 酒阑展卷山窗下,习习香从纸上来。 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写诗,也同他的画一样,很讲究笔致墨韵。在这首《兰》诗里,他采用丹青技法,大点着墨,勾出数挑葱翠“绿叶”,
-
旧馆芸香锁寂寥,斋舲东下入秋涛。江晴风暖旌旗扬,木落霜清鼓角高。吟就彩牋宾已醉,舞翻红袖饮方豪。平生粗得为州乐,因羡君行首重搔。
-
【名句】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语出《韩非子·心度》。法度跟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就会治理好国家;治理方法和社会实际相适应,就会有成绩。
-
范文正公 ① ,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 ② ,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 ③ 。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 ④ ,而
-
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离娄上) 从前有个小孩子唱道:“沧浪的水这么清啊,可以洗我的帽缨;沧浪的水这么浑啊,可以洗我的脏脚。” 孔子听了,对他们学生们说:“你们听啊!水清就用它洗帽缨,水浑就要用它洗脏脚了。这不同的待遇,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