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之《陆游《卜算子》》原文、鉴赏和赏析
陆游卜算子陆 游
陆 游
咏 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鉴赏 这首词作于陆游晚年,借梅花写自己的孤寂境遇和坚贞节操,表明了自己身处逆境仍光明磊落的心迹,是咏物词的一首上乘之作。
梅花不畏严寒,光明磊落,故而陆游酷爱梅花,并以梅花的坚贞气节、高洁品格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
本词上阕述写感遇。“驿外断桥”一句,说梅花流离沦落,所居之地为非常荒凉萧瑟的驿站外、断桥边。“寂寞”一句言她凌寒独自开放,哪怕无遇良主、无人欣赏也尽情地展示自己。但这种坚持终究是寂寞的,黄昏到来,黑夜也很快会来临,只有她一人摇曳生姿,到头来也会变作明日黄花,心中不免愁苦。更加之备受风雨摧残,所遇非时,柔弱的身躯不知还能撑到几时。
下阕描绘梅花历尽磨难,留得芳香而去。梅花只是默默地做着自己的本分之事,保持自己的品格和芳香,并没有刻意去追求什么群芳之冠。而争奇斗艳在春夏的那些花们,畏寒怕冷,却又看不惯梅花的高洁和风姿绰约,一个个对梅花妒嫉陷害。但不管周围环境是多么地恶劣,都不能改变梅花高洁的志向和坚定的信念,即使被风吹散,被雨打落,花瓣飘零碾成尘,都要保持自己的芳香本质!
墨梅图 【元】 王冕 上海博物馆藏
在这首词中不难看到作者一生坎坷的影子。陆游在南宋苟且偷安的环境中一直颇遭时忌,但爱国斗志始终不衰,甚至老而弥笃。这首词不免有自悼自伤和孤芳自赏的意味,但是他在词中对周围恶浊的环境以及自身遭受的种种迫害所表现出的高度蔑视,也是令人感佩的。本词摄取梅花神韵,天衣无缝地融入自我写照,是有宋一代最有名的咏梅词之一。(张力)
集评 清刘永济:“此亦作者身世之感,但借梅抒出之。上半阕写所遇之世,如此堪愁。下半阕写其生平,不慕荣华而品质坚贞,如梅之耐寒,虽‘零落成泥’二香不灭也。”(唐五代两宋词简析)
链接 词的比兴寄托。“比”与“兴”原来是诗经的两种手法,后来被并称,指作品在构成形象时又另有寄托喻意,意旨醇正。离骚用“香草美人”等意象喻托忠贞之士,开始大量运用比兴手法,确立了比兴的创作传统。词善写男女艳情,其“香草美人”的意象与“比兴”传统有暗合之处,然词人却无喻托之本意。北宋中叶以后,词人为了改变词的内质和品格,提高词的地位,开始将“比兴”传统引入词的创作之中。南宋时期,由于社会环境的巨变,词人需要在作品中寄托家国之愁,“比兴”手法得到广泛使用。所以清周济的介存斋论词杂著总结说:“北宋词下者在南宋下,以其不能空,且不知寄托也。”清代常州词派倡导“比兴寄托”,使其风靡一时,在词坛产生广泛影响。(据王兆鹏、刘尊明宋词大辞典)
-
豪俊初未遇,其迹或脱略。代公尉通泉,放意何自若。及夫登衮冕,直气森喷保磊落见异人,岂伊常情度。定策神龙后,宫中翕清廓。俄顷辨尊亲,指挥存顾托。群公有惭色,王室无削弱。迥出名臣上,丹青照台阁。我行得遗
-
【4375】艺术:让人成为人·人文通识(第10版)(〔美〕理查德·加纳罗,特尔玛·阿特休勒著,宋健兰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100万字,2018
-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出处】唐白居易《 长恨歌 》 【翻译】缓缓的更鼓伴随着漫漫的长夜,依稀的星光迎来又一个明天。 【赏析】时间过得真慢,只听见宫中钟鼓迟迟地 敲响,他第一次感到
-
《罔游于逸,罔淫于乐。》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但使:若使。 龙城:匈奴祭天处。址近蒙古国鄂尔浑河。
-
逐处花皆好,随年貌自衰。红樱满眼日,白发半头时。倚树无言久,攀条欲放迟。临风两堪叹,如雪复如丝。
-
江南弄,巫山连楚梦,行雨行云几相送。瑶轩金谷上春时,玉童仙女无见期。紫露香烟眇难托,清风明月遥相思。遥相思,草徒绿,为听双飞凤凰曲。
-
虚舟生 宋代的包拯成了清官中的“珠穆朗玛峰”。他以后的清官往往与他有瓜葛,明朝就有两位,前后辉映:一位是于谦,当河南山西巡抚时,人称“于龙图”,一位是海瑞,海南岛人,又多在南方做官,人称“南包公”。
-
文学研究会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出现的第一个文学社团,由沈雁冰、郑振铎、叶绍均、朱希祖、许地山、王统照、耿济之、郭绍虞、周作人、孙伏园、瞿世英、蒋百里等十二人发起,于一九二一年一月成立于北京。并在上海、广
-
乞赠祖乞赠祖 【原文】 唐世赠[1]典唯一品乃及祖,余官只赠父耳。而长庆中流泽[2]颇异,白乐天制集有户部尚书杨于陵,回赠其祖为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