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随笔·乞赠祖》译文与赏析
乞赠祖
乞赠祖
【原文】
唐世赠[1]典唯一品乃及祖,余官只赠父耳。而长庆中流泽[2]颇异,白乐天制集有户部尚书杨于陵,回赠其祖为吏部郎中,祖母崔氏为郡夫人。马总准制赠亡父,亦请回其祖及祖母。散骑常侍张惟素亦然。非常制也[3]。是时崔植为相,亦有陈情表云:“亡父婴甫,是臣本生;亡伯祐甫,臣今承后。嗣袭虽移,孝心则在。自去年以来,累有庆泽,凡在朝列,再蒙追荣,或有陈乞,皆许回授。臣猥[4]当宠擢,而显扬之命,独未及于先人。今请以在身官秩,并前后合叙勋封,特乞回充追赠。”则知其时一切之制如此。伯兄文惠执政,乞以已合转官回赠高祖,既已得旨,而为后省封还。固近无此比[5],且失于考引唐时故事也。
【注释】
[1]赠:赠官。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2]流泽:流布恩德。[3]非常制也:不是通行的制度。[4]猥:不才,表自谦。[5]近无此比:近代没有追赠的这种先例。
【译文】
唐朝赠官的法令规定:只有一品官才能追赠他的祖父辈,其余官品的官员只追赠到父辈。然而穆宗长庆年间,皇恩更为浩荡。白居易的制词中有写户部尚书杨于陵的一首,追赠杨的祖父为吏部郎中、祖母崔氏为郡夫人。马总得到恩准,追赠已故的父亲,也请求天子追赠他的祖父和祖母。散骑常侍张惟素也是如此。似乎不是法定制度。当时崔植担任宰相,也有一封陈情表说:“已故父亲婴甫,是下臣的生身之父;已故伯父祐甫,是下臣的继养之父。虽然过继给伯父祐甫,但孝敬亲父之心却念念不能忘怀。自从去年以来,朝廷对大臣们多有恩泽,凡是在朝的大夫,都得到陛下追赠先人的荣宠,只要是有所陈述,都准许追赠授官。下臣不才,有幸得到陛下的奖拔重用,只是荣显的恩泽还没有施及于先人。如今下臣请求用在身的官位和此前此后应当叙的勋阶和封爵,希望圣上允许追赠先人。”看来当时的法定制度就如此。我的叔伯兄长洪适当宰相时,也曾请求以存身应该迁转的官爵追赠高祖,随即得旨准允,却被中书省封还,不予办理。此种追赠近代确无前例,却没有详细地考察唐朝的旧制度。
【评析】
作者的叔伯兄长洪适当宰相时,曾请求朝廷为他们的高祖追赠官爵。朝廷则以近代没有前例为由,委婉地拒绝了。作者便搬出唐朝赠官一系列案例加以佐证,希望朝廷加以援引。也不知实情最终落实没有。可见在利益面前,文人士大夫也是不甘落后的。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每周一首古诗词感受,内容包括周记(学古诗的感受)1—6上的古诗,一首古诗的感受(带上古诗),对某一首古诗的感悟(作文)。学生周记(二)古诗通级 自从孙老师教我们班语文课以来,她就特别注重同学们的古诗学习情况。 记得有一次上语文的时候,老师对我们说:“我们要
-
汉乐府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
-
一棵树都想做一棵树,你做到了吗?想想这一辈子。它就是一棵树。这样的树还真不少,路边、原野、坟地和你眼睛之外的。至于,古树、风景树、
-
今兹商用事,馀热亦已末。衰年旅炎方,生意从此活。亭午减汗流,北邻耐人聒。晚风爽乌叄?盍λ沾菡邸1漳坑馐???蠼?恢箍省M瞬睾抻晔Γ?〔轿藕调伞T笆弑Ы鹩瘢?抟怨┎啥蕖C茉扑渚凵ⅲ?奘钪账バ?G笆ド鞣傥
-
晓月映宫树,秋光起天津。凉风稍动叶,宿露未生尘。星气尚芳丽,旷望感心神。挥毫成逸韵,开閤迟来宾。摆去将相印,渐为逍遥身。如招后房宴,却要白头人。
-
【注释】:王昭仪即王清惠,在南宋末入宫为昭仪。她才华过人,和汪元量惺惺相惜,关系甚密。汪元量以琴侍于宫廷,曾“为太室、王昭仪鼓琴奉后酒”。1276 年,二人同随三宫被俘至元大都 。主在途中曾作《 满江红》,传诵一时。汪元量在抵燕之后 ,也作
-
此词以柔笔抒离情,共分三段,前面两段是双曳头,即句式、声韵全都相同。(周邦彦的《瑞龙吟》前面两段也是双曳头,其内容先是走马访旧,其二是触景忆旧)。在此词,前两段虽然都是写景,但第一段是写眼前所见的,第二段是写耳际所听到的;不仅有变化,而
-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
-
谨庠序 ① 之教,申之以孝悌 ② 之义,颁 ③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三) 注释 ①庠(xiáng)、序:古代对学校的称呼。②悌:恭兄。③颁:同“斑”。 【译文】 认真办学的目的就是
-
邓廷桢天山冰雪未停骖,一纸书来当剧谈。试诵新诗消酒浅, 重看细字对镫龛。浮生宠辱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