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敌》
人民公敌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挪威剧作家易卜生(1828—1906)的社会问题剧。挪威南部某海滨城市的温泉浴场医官斯多克芒发现他太太的义父、制革厂老板基尔的磨坊排出的脏水污染了浴场,把浴场变成了“传染病的窝儿”。为了当地居民和游客的健康,他经过调查研究并得到专家化验证实,向市长 (斯多克芒的哥哥) 和浴场委员会呈递了一份改建浴场入水管道的报告。但这个建议如果设施, 就会影响一些资本家的收入, 因而遭到了市长、报界、房产主等有产者的激烈反对。不过他们在口头上仍然支持医生的行动。市长看过“报告”后,亲自找弟弟谈判,要求弟弟收回“报告”并向群众说明污染现象并不严重, 否则予以撤职处分。他还拉拢报馆编辑,阻止医生发表文章揭发浴场问题。医生渐渐处于逆境,但他“决不低头让步”。下定决心,“一定要把真理说出来。”他决定在市民大会上发表演说,揭发浴场污染问题和社会弊病。可是在市长、房产主的操纵下,否定医生的主张与禁止医生作报告的意见,居然得到“四面喝采鼓掌”。愤怒的医生在驳斥当权者的无耻谰言之后,不顾一切地高喊:“只有少数的人才有公理”,市民大会竟借此宣布他是“人民公敌”。市民大会之后,医生失去了工作,连庇护他的女儿裴特拉、好友霍斯特也失去了工作。医生发誓,要坚持信念,教育孩子,斗争到底。
斯多克芒为人正直勇敢,慷慨大方,坚持真理,忠于科学。从道德上讲,他是易卜生所崇敬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敢于和社会上的坏人坏事作斗争。他无情地嘲笑当时的假民主制度、伪人道主义、坑人的法律与骗人的新闻。这正是易卜生特别欣赏的地方,他讴歌这个英雄人物抨击资产阶级社会的积极性,为真理而斗争的坚决性。但是,斯多克芒的斗争只是从个人抗议,精神反叛开始,到幻想的道德教育结束,他并没有明确的社会政治纲领。他的批判与否定,他的歌颂与肯定(包括他对“多数派”的怀疑,对“少数派”的信任),始终没有超出小资产阶级思想与立场。他对社会弊病的批判是猛烈的,然而常常带有偏激情绪。斯多克芒的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与知识分子的优越感,如果让它恶性发展下去,并不能走向社会主义,倒有可能走向反面。这显然是剧作家始料不及的。
人民公敌使人惊悸不安,好像投进资本主义世界的一颗重磅炸弹。为了使这颗炸弹发挥更大的威力,剧作家充分运用了戏剧结构技巧。第一幕是戏剧的开端,简介了主要人物;第二、三幕是戏剧的发展,情节迅速展开,人物关系复杂化;第四幕是戏剧的高潮,人物性格特征更加突出,斯多克芒的独立的、反叛的个性得到充分的表现,市长等人也作了充分的表演,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文殊台夜观佛灯①老夫高卧文殊台,拄杖夜撞青天开。散落星辰满平野,山僧尽道佛灯来。①文殊台,当在庐山。文殊,菩萨名。【说明】正德十
-
典源出处 唐孟棨《本事诗情感》:博陵崔护,姿质甚美而孤洁寡合,举进士下第。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而花木丛萃,寂若无人。扣(叩) 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谁耶?以姓字对,曰:寻春独
-
大国非不理,小官皆用才。欲行宣城印,住饮洛阳杯。晚景为人别,长天无鸟回。举帆风波渺,倚棹江山来。羡尔兼乘兴,芜湖千里开。
-
【注释】:此词无题序。据词中“行参玉节征鞍”、“吟倦西湖风月,去年北塞关山”及“归来依旧,酒社诗坛”等语来推测,词是在杭州为送别诗社友人使金而写的。而史达祖有“陪节欲行留别社友”的《龙吟曲》,《绝妙好词笺》注云:“按梅溪曾陪使臣至金,故有此
-
汉·司马迁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 ① ,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 ② ,拜 ③ 为上卿 ④ ,以勇气闻 ⑤ 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 ⑥ 缪贤 ⑦ 舍人 ⑧ 。 赵
-
浣纱女 王昌龄 钱塘江畔是谁家, 江上女儿全胜花。 吴王在时不得出, 今日公然来浣纱。 王昌龄诗鉴赏 钱塘江在今浙江省,流经杭州入海。此诗赞美钱塘女儿的美
-
颜阖古有道,躬耕自衣食。区区鲁小邦,不足隐明德。轺轩来我门,聘币继金璧。山门应使者,耕稼不谋国。但疑误将命,非敢惮行役。使者反锡命,户庭空履迹。薄俗徇世荣,截趾履之适。所重易所轻,隋珠弹飞翼。伊人畏照
-
水色昏犹白,霞光暗渐无。风荷摇破扇,波月动连珠。蟋蟀啼相应,鸳鸯宿不孤。小僮频报夜,归步尚踟蹰。
-
《海棠·海棠二首(其二)》咏海棠诗鉴赏 吴融雪
-
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彼悦之则悦,怒之则怒,浅衷狭量,粗心浮气,妇人孺子能笑之,而欲有所树立,难矣。何也?其所以待用者无具也。
【名句】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彼悦之则悦,怒之则怒,浅衷狭量,粗心浮气,妇人孺子能笑之,而欲有所树立,难矣。何也?其所以待用者无具也 ① 。 【译文】不为外事所动,不为物质所动,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