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思》作者、赏析、鉴赏和解读
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 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豨!秋风肃肃晨风飔, 东方须臾高知之。
这是一首感情真挚、热烈的情歌。属汉乐府鼓吹曲的“情诗四曲”,为铙歌十八曲之一。有所思是女子相思之意。通篇皆自述口吻,突出一个“思”字,用细腻生动的笔调展示了女子感情上的波澜变化。
开始的五句是第一层,写女主人公追思当初相恋的情景。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所思之人,远在海南。相距遥远,天各一方,路阻且长,会面何易!愈是不见,思念愈烈。尤其是一位钟情女子,怎能压抑得住迸发的情感?她要借鸿雁传书,赠物以传情:“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 “问遗”乃赠送之意。 “簪”是古代插在发髻上的一种长针,男子可用来连接发髻和冠的。戴冠时,簪身横穿髻上,两端露出冠外。 “玳瑁”即龟类,其甲光滑带花纹,可做装饰品。 “双珠玳瑁簪”本是一种非常精美的发簪。这位女子把全部感情都倾注在赠物上。如此精美的发簪还要“用玉绍缭之”,即用玉片把簪身缠绕起来。如此刻意雕饰发簪,表露了她对爱情的痴心向往,对远在海南之人的情深似海。
然而等待她的是“闻君有他心”,犹如在热油中泼上一瓢冷水,积聚的感情迸溅出来。性格刚烈的女主人公,怒火中烧,陡起波澜。决不允许纯洁的爱情受到玷污!于是作为爱情象征的玳瑁簪转而成了她发泄怨恨、惩罚对方的工具了。中间六句是第二层。她从“思”转成“怨”,从“爱”变成“恨”。她毁簪、焚簪,仍嫌不够,还“当风扬其灰”。 “拉杂”是折断意。 “摧烧”即摧毁焚烧。她爱得太深了,因此恨得情切。要从陷得很深的情网中挣脱出来是需要很大决心的。所以她决定“从今以往,勿复相思”。快刀斩乱麻,什么千种柔情,万般思念,统统抛之脑后。她态度明朗,感情激宕。一种抑制不住的决绝之情如暴风骤雨倾泻而出。
暴风雨过后转成凄风苦雨。冷静下来,姑娘又有一丝怜意袭上心头。第三层是最后六句,写出了女主人公感情上的反复变化。 “相思与君绝”怎样和“他”绝断呢?她又一时犹豫不定。“闻君有他心”。只是听说而已,又非亲见。她多么希望传闻不是事实!哪怕有一丝可能,她也愿意心上人重新回到自己这里来。思绪万千,夜不能寐。说不清是恨、是爱的相思之苦,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此时姑娘心绪烦乱,愁思缠绵。语句已不象上层那样痛快淋漓而变得曲折隐晦了。
“相思与君绝”已流露了她愁叹之感,紧接着“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更道出她藕断丝连、顾虑重重。她究竟想到了什么?清陈沆在诗比兴笺中讲的比较合情理。他认为“鸡鸣犬吠”犹言“惊鸡动狗”以喻透露风声。姑娘担心公开一闹,自己的隐私首先被兄嫂知道,甚至张扬出去。少女心中的秘密是不能让人知道的,更何况还有封建礼教的束缚呢!结尾三句写姑娘彻夜未眠,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苦思一夜,仍未作出最后决择。 “妃呼豨”一说表声词,一说应为“悲歔欷”的借字,是女主人公伤心地发出歔欷哭泣之声。“晨风飔”,晨风,鸟名。飔,凉风也。鸟儿在清晨疾飞似有凉意。这一句是说:在肃肃秋风中,晨风鸟因慕同类而悲鸣。诗人见此,牵动愁怀,触景伤情,不由得潸然泪下了。
姑娘伤感了一夜,没有结果,怎么办呢?把命运交给上天裁决吧。 “东方须臾高知之”是说一会儿太阳在东方升起,高天白日自然会照明我的心。她似是向天表白,又似是向情人申明: 自己对于爱情是忠贞的,纯洁的,尽管听说男方有了他心,但自己真心可鉴。这种没有结果的结局意在言外,耐人寻味。
-
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无私剑之捍,以斩首为勇。是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于法,动作者归之于功,为勇者尽之于军。(《韩非子·五蠹》) 【注释】 书简:书籍。古代把字写在竹简
-
古文·读《孟尝君传》(1) 王安石世皆称孟尝君
-
观雨陈与义【原文】山客龙钟不解耕[1],开轩危坐看阴晴[2]。前江后岭通云气[3],万壑千林[4]送雨声。海[5]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6]
-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论语·季氏》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牧民》 必知富之事,然后能富。 ——《管子·制分》 兴天
-
作者: 张翼之 宋朝各朝的实录,几乎全部失传,现在残
-
【生卒】:1846—1870【介绍】: 法国著名诗人,象征主义*文学运动的重要先驱之一。原名伊齐多尔·迪卡斯。生于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父
-
晏子之晋,至中牟 ① ,睹弊冠反裘负刍息于涂侧者 ② ,以为君子也。使人问焉。 曰:“子何为者也?” 对曰:“我越石父也 ③ 。” 晏子曰:“何为至此?” 曰:“吾为人臣仆于中牟,见使将归。” 晏子曰
-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简析】
-
湖上秋风聚萤苑,门前春浪散花洲。
-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出自诗经《大雅·抑》 “辟尔为德,俾臧俾嘉。淑慎尔止,不愆于仪。不僭不贼,鲜不为则。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彼童而角,实虹小子。” 《周南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