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隆中对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隆中对

【题 解】

“对”,下对上的回答,这里指“对策”。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

隆中对是诸葛亮传的前一部分文字,当时是东汉末年,汉室倾颓,群雄割据,国家处于分裂状态。汉室后裔刘备想兴复汉室,完成统一大业,但苦于势单力薄,无力与曹操、孙权抗衡。于是,刘备便广揽人才,筹谋大计,壮大力量。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徐庶把隐居在隆中(今湖北襄樊市西)的诸葛亮推荐给刘备,刘备先后三顾茅庐,征询诸葛亮对兴复大业的意见。

本文写的正是刘备第三次到草庐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陈述意见,并根据当时政治、经济、军事、地理环境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深刻分析,为刘备制订了一整套统一天下的政策和策略,充分地表现了青年政治家诸葛亮的卓越见识和政治军事才干,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了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的对策,后来成为刘备的国策。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的卓越才能。

【注释翻译】

鉴赏分析

隆中对选自三国志·诸葛亮的开头部分,标题为后人所加。本文虽是节录,亦能相通独立。它围绕着“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这个文眼,安排悬念,引人入胜。又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和语言塑造形象,行文生动严密,从而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

选文中,诸葛亮先分析了刘备现有的优越条件:政治上有号召力(“帝王之胄”),社会上有威望(“信义著于四海”),又虚心求贤,人才荟萃。再指出应如何准备创造新的条件:建立根据地(“跨有荆、益,保其岩阻”),积蓄力量;搞好和西南各民族的关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解除后顾之忧;联合孙权(“外结好孙权”),争取同盟者;革新政治(“内修政理”),取得各阶层的支持。然后提出伐曹兴汉的时机和步骤。如前所述,曹操这时已很强大,所以要等到“天下有变”,即有了可乘之机,才进行讨伐。在军事行动上,诸葛亮提出兵分两路,像钳子一样夹攻敌人的设想,并用反问句强调这一行动必然会得到人民拥护(对此决策,诸葛亮身体力行,付出毕生精力)。最后,用预言的形式,作出整个对策的结论——“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圆满地回答了“君谓计将安出”的发问。而“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表明了刘备内心的无限喜悦和赞赏,也表明了两人的政治见解完全一致。

当然,诸葛亮之所以能作出这样的分析和规划,是他密切注意时局和收集有关资料,深入观察和研究时局的动态和发展的结果。在对策中,还可看到诸葛亮主张爱恤民力,信用贤才,革新政治,争取同盟者,认真研究各种力量的特点及其矛盾关系,作出相应的战略决策,这些在当时及后世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全文结构严谨,语言简洁,叙事富有波澜,论理富于雄辩;以写对策为主,写人为宾,详略适当;分析形势、确定策略又显得层次分明,步步深入。全文虽以写人为宾,但作者善从多方面刻画人物,所写人物着墨不多,却形象生动,颇有个性。

猜你喜欢
  • “修身践言,谓之善行”注释、译文和感悟

    夫 ① 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不妄说 ② 人,不辞费 ③ 。礼,不逾节 ④ ,不侵侮,不好狎。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礼记·曲礼上》) 注释 ①夫:发语词

  • 朱孝臧《浣溪沙二首》抒感写景词作

    作者与慈禧为首的守旧派政见不合,在殿上与太后抗争,终于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秋,由礼部侍郎被外放广东学政,次年春至粤,结束了近二十年的京官生涯。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题 解】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无

  • 人生难得是从容

    【4268】人生难得是从容(老舍著,北京燕山出版社,17 2万字,2018年6月第1版,39 8元)5章:[1]人生漫长,何不从容过一生;[2]生活何处不

  •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注释、译文和感悟

    (孔)子曰:“学而时 ① 习之,不亦悦乎?”(《论语·学而》一) 注释 ①时:时常。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经常复习,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吗?” 感悟 由于应试教育,学业繁重,我国广大中小学生能够

  • 辛弃疾《木兰花慢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嫦娥不嫁谁留?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

  • 《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赏析》

    周密《齐东野语》称毛熙震词“中多新警,而不为儇薄”。词家论词,具有见地。其新警处,不在字而,而在巧思。这首词,写闺中人静夜独居、忆念离人的情状,运笔纤回,含思缥缈。于篇终见意,曲尽掩抑难言的境况。询为五代词中高格。《菩萨蛮》词,前有温飞

  •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二十四皇帝正冬御殿文舞第赏析》

    【原题】:太常乐章三十首其二十四皇帝正冬御殿文舞第一

  • 《二月昭州奏正月一日设醮上玉皇表烧钱次有鹤赏析》

    【原题】:二月昭州奏正月一日设醮上玉皇表烧钱次有鹤一双翱翔久之西北去

  • 高中必背古诗词pass(高考必背古诗75首)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高中必背古诗词pass,内容包括高中语文必背篇目,高考必背古诗75首,语文古诗词高考必备60篇。劝学,逍遥游,师说,阿房宫赋,赤壁赋,氓,离骚,蜀道难,登高,琵琶行,锦瑟,虞美人,念奴娇 赤壁怀古,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论语十二章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