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
【题 解】
这篇散文是“永州八记”第四篇,也是最著名的一篇,原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作。文章重点描写了小石潭的清幽和活泼可爱的游鱼,把景物与心情结合起来,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的悲凉心境。因此,文章具有刻画入微、寄托深远的特点。
【注释翻译】
鉴赏分析
小石潭记纯以写景取胜。文章采用移步换形的写法,以作者游踪来构筑全篇,读者犹如随着作者的脚步和指引进入如诗如画的小石潭,领略这自然界的奇景幽境,线索清晰,极有条理。
作者以细致入微的手法,通过形象贴切、巧妙新颖的比喻,对潭水、岩石、藤蔓、竹树、游鱼等进行了生动刻画,使得这些景物栩栩如生,而动静结合与衬托手法的运用,也增强了这种艺术表达效果。同时,作者把自己抑郁失意的隐痛巧妙地寄寓于凄清幽邃的自然景物中,使情景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
全文语言优美和谐,富有乐感,意境冲淡幽远,格调清新,而在冲淡幽远的意境中饱含着灵动自然的诗意之美。
-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今日龙钟人共老,愧君犹遣慎风波。在
-
(一)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二)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
-
等闲经夏复经寒,梦里惊嗟岂暂安。南家风光当世少,西陵江浪过江难。周旋小字桃灯读,重迭遥山隔雾看。真是为君飡不得,书来莫说更加飡。
-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
明·屠隆 2 燕市带面衣 3 ,骑黄马,风起飞尘满衢陌 4 。归来下马,两鼻孔黑如烟突 5 。人、马屎和沙土,雨过淖泞没鞍膝 6 。百姓竞策蹇驴 7 ,与官人肩相摩。大官传呼来,则疾窜避委巷不及,狂奔
-
朝见吴山横,暮见吴山纵。吴山故多态,转侧为君容。幽人起朱阁,空洞更无物。惟有千步冈,东西作帘额。春来故国归无期,人言悲秋春更悲。已泛平湖思濯锦,更看横翠忆峨眉。雕栏能得几时好,不独凭栏人易老。百年兴废
-
丛书。十五集,一百四十一种,七百五十一卷。明毛晋辑。成书于崇祯三年(1630年)。(撰者生平参见“宋六十名家词条”) 毛晋少时从师钱谦益,博学强记。好搜罗图书,又好抄录罕见秘籍和刻古书,终身以藏书、刻
-
国学名句“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出处和解释
【名句】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语出《诗·大雅·抑》。白圭上的斑点,还可以磨掉;这话要是讲错了,可没法收回了。形容说话做事要谨慎。圭:古玉器名。玷:白玉上的斑点,比喻人的过失、缺点。
-
作者: 郝敬训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 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撤姜食,
名言: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 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