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刻舟求剑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刻舟求剑

【题 解】

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那个时代的许多思想著作都靠引喻设譬——讲故事、打比方来阐述道理,它们最后大都浓缩成四个字的成语,本篇亦是如此。此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这种变化的需要。

【注释翻译】

鉴赏分析

吕不韦待吕氏春秋成书后,在秦国首都咸阳公布:各方人士有谁能在书上增加一个字或者减少一个字的,就赏以千金。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为成语“一字千金”,用来形容一篇文章的价值很高,或者称赞一篇文章在修辞上特别出色,字字珠玑,不可多得。本文刻舟求剑就充分体现了吕氏春秋一书一字千金的特点。

故事中,“楚人”的行为举止个性鲜明,他一见剑掉入水中,“遽契其舟”;船一到岸,即“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这一“契”一“求”,形象地写出了他的急切之态和木讷愚蠢之形。而他一边在船上做剑的落水标志时,还一边自言自语说“是吾剑之所从坠”,又显得那么煞有介事。这都让人读来如睹其人,如闻其声,如同就在这个“可爱”的人的身边一样。故事还妙在文末的评点——“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一句警示,一个反问,表明态度,发人深思。

选文仅50余字,既叙述了故事,又阐明了道理。它以通俗而形象的寓言形式,生动活泼地论证了“察今”的重要性,即阐明了法令制度应该随着客观形势的改变而有所改变。

猜你喜欢
  • 描写控制情绪的古诗词(关于情绪的古诗)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描写控制情绪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控制情绪的经典诗句,关于情绪的古诗,关于“情绪”的诗句。《读书》唐代:皮日休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译文:家中的财产是些

  • 同时性作品分析

    表现主义*作家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指作者在作品中分头叙述同一时间内发生的各种事态、复杂的感情和心理情绪等等。如表现主义作家歌林的剧

  • 红四方面军

    红四方面军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之一。1931年11月,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第四军、第二十五军组成。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治委员,实际领导权由张国焘控制。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离开鄂豫皖根据地向西

  • 重访美丽新世界

    【3865】重访美丽新世界(〔英〕阿道斯•赫胥黎著,章艳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8 5万字,2016年7月第1版,56元)△共12章:①人口过剩问题;

  • “未知生,焉知死”注释、译文和感悟

    孔子曰:“未能事 ① 人,焉 ② 能事鬼?……未知 ③ 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十二) 注释 ①事:侍奉。②焉:哪,怎么。③知:明白。 【译文】 孔子说:“不能侍奉人,哪能侍奉鬼?没有明白生的道

  • 诗歌《东方之月》鉴赏

    东方之月,升起在东方 荡荡的银须飘下 落地生根 以江为乳 以山为土 一时间东方的神话全都开花 在水是莲 在陆是菊 皎皎的明月,在东方之树上高悬 东方之月,升起在东方 滚滚的月潮袭来 浪涛喧哗 以暮为源

  • 宋词典故“纫兰为佩”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纫兰为佩 【出典】 《楚辞》战国楚·屈原《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东汉·王逸注:“纫,索也。兰,香草也,秋而芳。佩,饰也。所以象德。” 【释

  • “洋相”的意思,出处,故事

    最初是指“洋人的相貌”。 传说在很久以前,一个名叫库茨佐夫的洋人来到中国,他声称要游遍中华神州,一展“宏图大愿”。但他恨不得将中国所有的财富掠为己有,将中国的田地变成自己的庄园,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吞进

  • 王维《奉和圣制重阳节宰臣及群官上寿应制》全诗赏析

    四海方无事,三秋大有年。百生无此日,万寿愿齐天。芍药和金鼎,茱萸插玳筵。玉堂开右个,天乐动宫悬。御柳疏秋景,城鸦拂曙烟。无穷菊花节,长奉柏梁篇。

  • 《“招帖”诗·《红楼梦》》原文与赏析

    《红楼梦》“西贝草斤”年纪轻, 水月庵里管尼僧。一个男人多少女, 窝娼聚赌是陶情。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