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愁望寄子安·鱼玄机》原文与赏析
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 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 日夜东流无歇时。
鱼玄机,字幼薇,一字蕙兰,长安人。咸通中,为补阙李亿妾,以李妻不能容,出家长安咸宜观为女道士。后因笞杀侍婢绿翘,为京兆尹温璋所戮。工诗,与温庭筠、李郢有酬唱往来。全唐诗编存其诗一卷。
这首诗是她于江陵(今湖北江陵县)怀念丈夫子安(李亿的字)的,写得真挚缠绵。
诗的一、二两句扣题写“愁望”,心怀愁绪的骋望。“枫叶千枝复万枝”,极想望见丈夫的归帆,可是只见密密的枫叶。“千枝”、“万枝”,极言其多,恨其障眼蔽目之意隐寓其中,要透过千枝万枝之情也暗暗透出。“江桥掩映暮帆迟”,江桥掩映于枫叶之中,而客帆迟迟不至,“迟”是诗人的主观感受,她盼其速归,也就觉得帆迟了。诗人以枫叶的密和归帆的迟,一从空间取景,一从时间显意,描绘出一幅思妇江头眺望图。
诗的三、四两句由“愁望”生发而为望后的愁。缘愁而望,由望而愁,互为因果。上两句实写,这两句虚拟,以形象性的比喻写意。以大江日夜东流,比相思无尽。南唐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即胎出于此。
这首绝句肌理缜密,脉络贯通。首揭千叶万叶,接着以“掩映”予以呼应;次揭暮帆,接着以“江水”给以照应;再揭“江水”,接着以“东流”加以回应。步步递进,环环紧扣,使全诗如乳融胶凝,浑成一体,无缝无隙。
-
步月怜清景,眠松爱绿阴。早年诗思苦,晚岁道情深。夜学禅多坐,秋牵兴暂吟。悠然两事外,无处更留心。
-
《杂卦》是“十翼”的最后一篇,也是其中最简短的著作,仅以寥寥二百多字概括《易经》的全部内容,一般以一、二个字概括一卦的主旨和特点。
-
《述酒》以比喻手法隐晦曲折地记录了刘裕篡权易代的过程,对晋恭帝以及晋王朝的覆灭流露了无限的哀惋之情。此时陶渊明已躬耕隐居多年,乱世也看惯了,篡权也看惯了,但这首诗仍透露出他对世事不能忘怀的精神。 为了避祸,陶渊明把这首诗写得十分隐晦
-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泄, 奉藏者
名言: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泄,
-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是关于描写“谕理警世·哲理事理·辩证”类的诗句。 诗人通过极为常见的生活现象,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即任何事物都
-
郑思肖 向来俯首问羲皇 ① ,汝是何人到此乡? 未有画前开鼻孔,满天浮动古馨香。 【注释】 ①羲皇:羲皇上人,即太古时代的人。这里借指墨兰。 【评说】 本诗选自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郑思肖《墨兰图》题诗
-
《与梅同瘦,与竹同清,与柳同眠,与桃李同笑,居然花里神仙.与莺同声,与燕同语,与鹤同唳,
《与梅同瘦,与竹同清,与柳同眠,与桃李同笑,居然花里神仙。与莺同声,与燕同语,与鹤同唳,与鹦鹉同言,如此话中知己。》什么意思,出自
-
【原题】:皇帝上平上皇帝寿乐曲·太上皇帝初举酒用蟠桃之曲
-
江涛万古峡,肺气久衰翁。不寐防巴虎,全生狎楚童。衣裳垂素发,门巷落丹枫。常怪商山老,兼存翊赞功。
-
《西洲曲》是中国古代乐府民歌的经典之作。该曲以美丽的西洲仙境为背景,描绘了仙女离别凡间的情感。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怀,表达了人们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离别的思念之情。它展现了古代人们对和谐自然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惋惜。这首乐府民歌既描写了美好的仙境,也寄托了古代人们对纷扰尘世的憧憬和无限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