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门怨·白居易》原文与赏析
独坐炉边结夜愁,暂时恩去亦难留。
手持金筯垂红泪,乱拨寒灰不举头。
以“长门怨”为题的诗, 无疑是咏失宠宫妃之怨的。长门宫,是汉武帝的陈皇后被废弃后居住的地方,以后习惯上就把长门宫借指冷宫。
白居易的这首长门怨诗,用白描的手法勾画了一幅美人炉边取暖图。在这图中,读者窥其情态,可知女主人公遭到君王遗弃后内心的哀怨。
“独坐炉边结夜愁”,这起句就显得意朗无翳,概括的内容之多。从“炉边”可明时值冬季。女主人公独自一人枯坐火炉的旁边,没有言语,沉默孤寂,这不是与她的“愁”丝连缕接着的吗?由此又可明她的心情是郁郁无欢的。冬天是冷的,尤其是在“夜”里更是寒气袭人,她竟然不去上床就寝,也可明她长夜难寐,一定是心事重重,思绪纷乱。冬夜人该早睡,但由于独愁凝结在心头,就只得无聊地打发度夜如年的时光。那么,她为什么会表现得这样的呢?哦,原来是:
“暂时恩去亦难留”,这点出了不寐的原因。君王对她冷落了,这种冷落还是刚刚开始的,故曰“暂时”,尽管如此,她知道君恩已断,势难挽回。一个宫妃,还有什么比这更使她痛苦呢?痛苦往往在人物的情态上表露出来,此所谓感伤于中而形之于外:
“手持金筯垂红泪,乱拨寒灰不举头”,“金筯”的“筯”同“箸”,筷子。她手拿着金筯拨动炉灰,其动作是“乱”的,也就是不规则的,无意识的,说明她心思根本不在这方面,想到别的地方去了。至于想的什么,可从她粉颈低垂,珠泪涟涟上懂得是伤心至极的事情。“寒灰”,明明是炉火已灭,她还去“乱拨”什么呢?这样的心不在焉,又说明了她心冷如灰,对一切都绝望了。
全诗对于人物的外形,不去着力于表情的勾划,而从一个典型的细节——埋首拨动炉灰而走了神的状貌上,作了精心的描写,细致人微地揭示了女主人公失宠被弃的心理活动。细节在这首诗中占有主要地位,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它既具有特征性,又具有表现力,能够入木三分地活画出人物孤凄哀苦的神态。
-
新婚别 作者: 杜甫 【原
-
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如箸玉簪横。
-
长安小吏天所放,日夜歌呼和丞相。岂知后世有阿瞒,(曹公自言参之后。)北海樽前捉私酿。先生未出禁酒国,诗语孤高常近谤。几回无酒欲沽君,却畏有司书簿帐。(近制,公使酒过数法甚重。)酸寒可笑分一斗,日饮无何
-
《杜鹃花·定风波赋杜鹃花》咏杜鹃花诗鉴赏 辛
-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出处】唐杜甫《 旅夜书怀 》。 【意思】星星垂挂在夜幕上,平坦的 原野广阔无垠;月光随着波涛涌动,大 江日夜奔流不息。 【鉴赏1】 星点遥挂如垂,平野广阔无边;江中
-
黄庭坚 翰墨场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维摩。 近人积水无鸥鹭,时有归牛浮鼻过。 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 正字不知温饱未?西风吹泪古藤州。 北宋在王安石变法后,开始了新旧党争。诗人黄庭坚是苏轼的挚
-
篱间犬迎吠,出屋候荆扉。岁晏输井税,山村人夜归。晚田始家食,馀布成我衣。讵肯无公事,烦君问是非。
-
乌鹊歌二首 作者: 党天正 【本书体例】
-
国学名句“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有善于前,有过于后,不为亏法”出处和解释
【名句】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有善于前,有过于后,不为亏法 语出《商君书·更法》。以前立过功,以后又做坏过事,不能因为功劳而减少刑罚;以前有过善举,以后又犯下过失,不能因为善举而不依法惩治。说
-
吾闻庐山久,欲往世俗拘。昔岁贬夷陵,扁舟下江湖。八月到湓口,停帆望香炉。香炉云雾间,杳霭疑有无。忽值秋日明,彩翠浮空虚。信哉奇且秀,不与灊霍俱。偶病不时往,中流但踟蹰。今思尚髣髴,恨不传画图。昙颖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