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1]
【原文】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2]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3]。
蓬莱文章建安骨[4],
中间小谢又清发[5]。
俱怀逸兴壮思飞[6],
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7]。
【注释】
[1]宣州:今安徽宣城一带。谢朓(tiǎo)楼:又名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是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并改名为叠嶂楼。李白曾多次登临,并且写过一首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诗云:“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谢朓(464~499年):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杰出的山水诗人,出身高门士族,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饯别:以酒食送行。校(jiào)书:官名,即秘书省校书郎,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
[2]长风:远风,大风。
[3]此:指上句的长风秋雁的景色。酣:畅饮于高楼。
[4]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蓬莱:此指东汉时藏书之东观。建安骨:汉末建安(汉献帝年号,196~220年)年间,“三曹”和“七子”等作家所作之诗风骨遒劲,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
[5]小谢:指谢朓。这里用以自喻。清发:指清新秀发的诗风。发:诗文俊逸。
[6]小谢:指谢朓。这里用以自喻。清发:指清新秀发的诗风。发:诗文俊逸。
[7]明朝(zhāo):明天。散发(fà):不束冠,意谓不做官。这里是形容狂放不羁。
古人束发戴冠,散发表示闲适自在。弄扁(piān)舟:乘小舟归隐江湖。扁舟:小舟,小船。
【作者】
见李白·将进酒篇。
【赏析】
天宝十二年(753年)的秋天,李白来到宣州,他的一位官为校书郎的族叔李云将要离去,他为李云饯别而写成此诗。
作为一首离别诗,全诗构思新颖,以写愁绪抒发愤懑开头,以秋景点题,格调慷慨悲凉,虽有无限哀伤苦闷,却并不消极无力,感情沉郁奔放,跌宕起伏,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开首二句,不写叙别,不写楼,却直抒郁结,道出心中烦忧。三、四句突作转折,从苦闷中转到爽朗壮阔的境界,展开了一幅秋空送雁图。一“送”,一“酣”,点出了“饯别”的主题。接下来的四句赞美了李云的文章刚健遒劲,有建安风骨,又表达了诗人自己的高洁志向。末尾四句抒发了诗人的感慨,理想与现实不可调和,不免烦忧苦闷,只好“散发弄扁舟”,而不与浊世同污。全诗起伏跌宕,气势雄浑,充分体现了诗人内心有无法解开的烦忧之结。
在诗中,诗人并未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激烈愤懑,抒发了慷慨豪迈的情怀,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执著追求。诗虽极写烦忧苦闷,却并不阴郁低沉。全诗语言明朗朴素,音调激越高昂,强烈的思想情感起伏涨落,如奔腾的江河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腾挪跌宕、跳跃发展的艺术结构完美结合,韵味深长,断续无迹,达到了豪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诗人感怀万端,既满怀豪情逸兴,又时时掩抑不住郁闷与不平,感情往复跌宕,一波三折,表达了自己遗世高蹈的豪迈情怀。
全诗如歌如诉,情感起伏涨落,韵味深长,一波三折,章法腾挪跌宕,起落无端,断续无迹,语言明朗朴素,音调激越高昂,达到了豪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
-
楚山经月火,大旱则斯举。旧俗烧蛟龙,惊惶致雷雨。爆嵌魑魅泣,崩冻岚阴昈。罗落沸百泓,根源皆万古。青林一灰烬,云气无处所。入夜殊赫然,新秋照牛女。风吹巨焰作,河棹腾烟柱。势俗焚昆仑,光弥焮洲渚。腥至焦长
-
南郭子綦初丧我,西来达摩尚求心。此堂不说有清浊,游客自观随浅深。两岁频为山水役,一溪长照雪霜侵。纷纷无补竟何事,惭愧高人闭户吟。
-
范云修条拂层汉, 密叶障天浔。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范云(451—503),字彦龙,南乡
-
自入台来见面稀,班中遥得揖容辉。早知相忆来相访,悔待江头明月归。
-
这是一首题画诗。画者姚子昂事迹未详(查宋、金、元诸传记资料索引,均未见其名),但并不影响对本诗的欣赏。这首诗的字句多从杜甫的咏马诗(如《房兵曹胡马》《天育骠骑歌》等)中化出,也深得杜诗的咏物题画之法。这里,仅着重分析本诗继承杜诗传神写照、用典使事、比兴寄托等三个主要特色。其一,传神写照。元人赵汸
-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气乃厚。
名言: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
-
【生卒】:1898—1977【介绍】: 日本新感觉派*小说家,后出家为僧,法名春听,生于横滨。他是第六次《新思潮》、《文艺春秋》、《文艺时
-
【原题】:报国如乖愿归耕宁买田此欧阳公酬杜正献告老后诗也前辈名公亦有买田诗句盖寓归耕意尔岂直若今士夫为多田翁耶
-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
-
支公 ① 好鹤,住剡东峁山 ② ,有人遗其双鹤,少时翅长欲飞,支意惜之,乃铩 ③ 其翮。鹤轩翥 ④ ,不能复飞,乃反顾翅,垂头视之,如有懊丧意。林曰:“既有陵霄 ⑤ 之姿,何肯为人作耳目 ⑥ 近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