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寒松·范云》原文与赏析
范云
修条拂层汉, 密叶障天浔。
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
范云(451—503),字彦龙,南乡舞阳(今河南沁阳县)人,历仕齐、梁两朝,官至吏部尚书。他是梁代有名诗人,著有文集三十卷。
吟寒松咏物言志,富有哲理。
“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意为抗御寒风才知道节操刚劲,抵得住沉重的积雪才见出坚贞的心志,也就是说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显示出品格高尚、操持高洁。这也就是人们平时所说的“烈火炼真金”的意思。由于这符合辩证思想的观念来自生活,经过实践的检验,因而往往见诸诗人的吟咏。南朝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唐太宗赐萧瑀:“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宋代文天祥正气歌:“时穷节乃现”。如果诗仅仅写这么两句,那便是格言,只有和形象联系在一起,才有理趣。
诗题为吟寒松,歌颂的是寒天的松树,因而首先写出这松的伟岸形象。“修条拂层汉”,长的枝条吹拂到河汉,即扫到天河。枝拂银河,言其高。“密叶障天浔”,障,遮蔽。天浔,也是天河。叶蔽银河,言其广。干高冠广,其松自非一般。如此松树,任狂风呼啸,它屹然不动;任大雪重压,它昂首不屈。诗的一、二两句,绘其形;三、四两句写其性。形中寓性,性不离形,在读者心目中树立起巍然的松的形象,也竖立起刚毅的人物形象,给人以感染,给人以启迪。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
“桂密岩花白,梨疏林叶红”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桂密岩花白,梨疏林叶红”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菊桂”类的诗句。 山岩上的桂花繁茂稠密,一片洁白。秋子梨的果实零落稀疏,树叶呈现出红色。诗人用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cctv1古诗词经典传承1,内容包括中央电视台经典都经典诗词传唱,有人在看cctv1的中国诗词大会有人在看cctv1的中国诗词大,中央电视台1套古诗词决赛谁是第一。《骊歌 》(长亭外,古道边)惊采绝艳的弘一法师创作的脍炙人口,我们小学就学的这个,简单好学,句子质朴,感情深挚,歌曲也不乏昂扬。资源不大
-
【题 解】本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这一战事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前684
-
昼卧玉堂上,微风举轻纨。铜瓶下碧井,百尺鸣飞澜。俯仰清梦余,爱此一掬寒。似予平生友,苦语凉肺肝。秀眉玉两颊,矫矫如翔鸾。置之江淮交,清诗洗江湍。江鳞对白酒,信美非所安。丞相功业成,还家酒杯宽。人间有此
-
望月怀远张九龄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②,竟夕起相思③。灭烛怜光满④,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⑤。【注释】①
-
圣言贵忠恕,至道重观身。法在何所恨,色相斯为仁。良时难久恃,阴谪岂无因。寂寞韶阳庙,魂归不见人。
-
作者: 〔台湾〕陈启佑 【原文】: 那时候刚好下着雨
-
“礼”是西周统治者所创设的有关政治、法律、道德等涉及国家一系列基本制度和思维方式的规范体系。春秋开始,“礼崩乐坏”,自上而下有序运作的大一统法律秩序遭到破坏,诸侯并起,战乱频仍,中央权力全面崩溃。儒家
-
同日 红5军团的红13军正式编成 : 红5军团的红13军是红5军团的主要组成部分,后改成第13师,有过光辉的战绩。“宁都起义”后,原第26路军第73旅,被改编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13军,归红5军团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