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坑入前城·黄庭坚》原文与赏析
黄庭坚
刀坑石如刀,劳坑人马劳。窈窕篁竹阴,是常主逋逃。白狐跳梁去,豪猪森怒嗥。黄云觉日瘦,木落知风饕。轻轩息源口,饭羹煮溪毛。山农惊长吏,出拜家骚骚。借问淡食民,祖孙甘餔糟?赖官得盐吃,政苦无钱刀。
这是元丰五年(1082)黄庭坚任太和县今江西泰和县令时所作。当时王安石推行新法, 食盐由官府派销。这就带来另一弊端,人民无钱购买官盐,又怕受官府责罚,只好逃亡。黄庭坚于任职期间,经常亲自深入民间了解疾苦。这首诗便是他在刀坑、劳坑二地了解到人民受官盐之害的作品。
这首诗每四句一层意思,共分四层。
第一层写刀坑、劳坑一带地瘠人贫,人民无力购买官盐, 只好逃亡到幽深的竹林里去避祸。开头两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拈连手法,异常生动形象地写出当地土瘠人贫的劳苦景象。“刀坑石如刀,劳坑人马劳”,意思是说,刀坑那个地方,遍地是石头,而且这些石头象刀一样有锋利的口,根本无法耕种;劳坑那个地方,人马整年劳累不堪,却收获甚微。实际上,这两句还采用了互文见义的修辞手段,上下句句意互相补充,即刀坑、劳坑都是石如刀、人马劳, 显得异常贫困的。“窈窕篁竹阴,是常主逋逃”,这两句是说,那阴暗幽深的茅竹林里,正是那些因买不起官盐而逃亡的老百姓躲藏的好地方。这首诗一开始就将百姓逃亡的原因交代清楚,采用了单刀直入法。
第二层进一步描写刀坑、劳坑一带环境荒凉冷落,气氛阴森恐怖。“白狐跳梁去,豪猪声怒嗥”,狐狸强横,出没无常,野猪盛怒,大声嗥叫;以野兽的出没来烘托人烟的稀少。“黄云觉日瘦,木落知风饕”,天上布满黄云, 日色暗淡无光,树叶萧萧刮落,可见狂风肆虐;以景物的萧飒来渲染气氛的阴森。这一层既对上一层的意思有所补充和加强,又为过渡到下一层山民害怕官吏的骚扰作了准备。
第三层写官吏到来时山农惊恐不安的形状。黄庭坚下乡的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民间的疾苦,当然是一切从简、不事张扬的,所以是“轻轩息源口”,仅是一乘轻便的小车停在溪口;也正因为是这样,才能了解到真实的民情,才能发现山民“饭羹煮溪毛”,竟然是用溪中水藻来充饥!而在黄庭坚看来,感到更令人担忧的是,“山农惊长吏,出拜家骚骚”。山农由于平时受惯了官吏的惊扰、勒索、敲榨,所以当黄庭坚到来时,他们不明底里,依然象平时一样惊慌失措,小心翼翼地出拜迎接,家家户户都骚动不安。诗人极其难能可贵之处是不粉饰,不讳忌。从这些真朴的描写中,使我们充分体会到诗人同情山农的人道主义精神。
第四层写官民问答,揭示山民无钱买盐的痛苦,水到渠成地点示了此诗的主题思想。前两句是官家的问话:“借问淡食民,祖孙甘餔糟?”请问你们这些没有盐吃的老百姓,你们祖祖辈辈甘愿吃那淡而无味的糟糠吗?后两句是山民的答辞:“赖官得盐吃,政苦无钱刀。”幸亏仰仗你们官家才得有盐吃,可是我们正苦于没有钱(古代钱币形状如刀,故称“钱刀”)去买官盐啊!这一层将问话与答辞直接连接起来,省去许多介绍性叙述,由于裁剪有方,显得简截明快。
这首诗有三怪:诗风短峭挺拔是一怪,读上去诘曲拗口,音节促迫,情韵急峭,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山农满脸愁容、情迫语急地在诉说他们无限穷苦的生活。修辞手法特殊是二怪,开头两句既用拈连手法,又用互文见义手法,巧妙地关合了“刀坑”的“刀”、“劳坑”的“劳”,已如上述;而“黄云觉日瘦,木落知风饕”两句中的“瘦、饕”二字,运用通感手法极其成功。太阳本无所谓肥瘦,但因黄云满天、 日光暗淡而联想到一个瘦弱之人的憔悴面容;风本无所谓贪婪不贪婪,但从狂风卷残叶的景象联想到饕餮恶兽的贪婪凶狠。在这儿,将视觉与感觉打通了。“日瘦”、“风饕”,既怪又妙。真朴而毫无忌讳为三怪,“山农惊长吏,出拜家骚骚”直言不讳,不怕自己跌架子,丢面子;全诗揭露官盐之害,新法之弊,不怕打棍子,坐监牢。这种勇气是十分令人钦佩的。
-
【4273】新时代大国治理(程同顺等著,湖北教育出版社,16万字,2018年4月第1版,48元)7章:[1]新时代的新特点和新要求;[2]新时代的国家
-
白居易 芳意将阑风又吹,白云离叶雪辞枝。 集贤仇校无闲日,落尽瑶花君不知。 这首诗写于元和二年(807),时年三十六岁的白居易正在周厔县尉任上。这年秋天,他被调充进士考官。贞元十九年(803)白居易以
-
《牡丹·赏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王建此花名价别
-
海边的树不易成活。每天风吹日晒,海浪拍打,海水侵蚀,好端端的树往往枝干欹斜,枝叶枯败,断茎露根的。特别是台风天气,那海边的树更是首
-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则谓所怀
名言: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
韩愈 火透波穿不计春,根如头面干如身。 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无穷求福人。 诗题所谓的木居士,即木制的神像,原是树根,因像人形,被供奉于耒阳(今属湖南)鳌口寺中,人称木居士。张芸叟《木居士诗序》:“耒阳
-
《见有闭门读书,师心自足,稠人广坐,谬误差失者多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见有闭门读书,师心自足,稠人广坐,谬误差失者多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北齐·颜之椎 《颜氏家训·勉学》,
-
山斋方独往,尘事莫相仍。蓝舆辞鞍马,缁徒换友朋。朝餐唯药菜,夜伴只纱灯。除却青衫在,其余便是僧。 作品赏析别花:一作惜花。
-
传统是不能摆脱、抛弃的。文化创造,也只能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因革,有所损益,才有可能。孔子对中华文化发展的贡献,就是在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的过程中作出的。
-
词以“咏风兰”为题,副题张刻本作《题见阳画兰》,可见此篇为题兰兼咏物之作。 上阕从香气和姿态两方面对风兰作了精致灵动的描摹。“别样幽芬” 言风兰散发出不寻常的香味,这种清幽典雅的气息,是那些浓艳的花朵无法与之媲美的。风兰不仅在香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