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咏花名句

王建《赏牡丹》咏牡丹诗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王建《赏牡丹》咏牡丹诗赏析

牡丹·赏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王建

此花名价别,开艳盖皇都。

香遍苓菱死,红烧踯躅枯。

软光笼细脉,妖色暖鲜肤。

满蕊攒黄粉,含稜缕绛苏。

好和薰御服, 堪画入宫图。

晚态然新妇,残妆望病夫。

教人知箇数,留客赏斯须。

一夜轻风起,千金买亦无。

也许文学家尤其是诗人的特殊之处,就在于他们有一种使所描写的事物“陌生化”的才能。在他们的眼里,司空见惯的东西往往会变成新鲜的、美的、动人的物体,并含蕴着一定的情感,由此,通过他们的手笔,世间增添了一些天真的快乐,欣喜的审美。历代咏物、咏花诗的价值大抵可由此看出。

在唐代诗人王建的赏牡丹一诗中,牡丹出现了奇异的美态。开篇“此花名价别,开艳盖皇都”二句,既阐述了牡丹花的名贵,又渲染了她盛开时节的气氛之浓烈。接下来描写她芬芳四溢,可令苓菱这种奇香之草羞愧至极,红艳之色如赤霞烂漫,势迫杜鹃花枯萎。诗人不但从远观上进行了描写,更细致入微地刻画了牡丹的形象。“软光笼细脉,妖色暖鲜肤。满蕊攒黄粉,含稜缕绛苏”四句,写她的经脉细腻、光滑、柔软,色泽妖艳,宛如丽质美貌的处子;“攒”字的使用,写出了牡丹的动态,用得恰到好处。花蕊中那簇簇的黄色花粉,衬出她那丰腴的身姿,缕缕深红的花瓣,不能不使人叹为造化神工。接着以浓香可薰皇帝衣装、美貌可入宫廷院画,来突出牡丹的名贵。

然而,红颜薄命,好景不长。诗人扭转笔锋,以拟人的手法对晚时的牡丹进行描写:“晚态然新妇,残妆望病夫。”行将凋零的牡丹,如愁眉紧锁的新婚少妇,虽面带病态,终脱不掉娇美的气韵,凄凄楚楚的神态令人怜爱。美景难驻,观赏的人尚须珍惜这短暂斯须的良辰。后两句“一夜轻风起,千金买亦无”,强化了悲凉感。时日匆匆,春去秋来,待一夜轻风乍起,纵有千金也无处寻她了,道出了人世间总是充满着不尽的遗憾与惆怅。这里有对花好难久的遗憾,更有着对人间一切美好事物的变化不居表示的深长的叹惜,叹惜之后,是应该珍惜时光、珍爱美好事物的深沉的感慨。

这首诗,格局明显,前两联是从远观进行描写,给人以总体的印象,渲染了气氛。其次两联为近观,精雕细琢,细致入微,给人留下了袅袅婷婷的印象,有使牡丹可触可摸之效。美花如此,观赏者自然会赞叹不已。于是出现了九、十两句。最后三联,从花好易凋来写其珍贵,更是别出新意,蕴含丰富。这首诗通篇设计精巧,摹写工丽,凝炼蕴藉,给人以“陌生化”的美感,更可见诗人王建的写作风格的独特。

猜你喜欢
  • 白居易《途中寒食》全诗赏析

    路旁寒食行人尽,独占春愁在路旁。马上垂鞭愁不语,风吹百草野田香。 作品赏析【注释】:行人尽:一作行人绝。

  • 《莫厘峰·[清]吴伟业》原文与赏析

    [清]吴伟业始信一生误,未来天际看。乱峰经数转,远水忽千盘。独立久方定,孤怀骤已宽。

  • 《冲积期化石》

    《冲积期化石》 张资平(1893~1959)著。长篇小说。1922年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题目用了一个地质学的名词,据作者解释:“人类死后,他们的遗骸便是冲积期的化石”。以此寄寓对往事的回忆,对故人的缅

  • 萨都剌《木兰花慢·彭城怀古》彭城凭吊项羽词作鉴赏

    全词俯仰古今,苍凉悲壮,沉郁中不失遒劲,有苏轼、辛弃疾之风。体现了萨都剌豪放词雄浑劲健、兴寄高远的风格特色,代表了元代怀古词的最高成就。

  • 古诗词文化英文(古诗英文翻译)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文化英文,内容包括《首先你可以通过学习古诗词了解中国文化用英语怎么说》搜狗,文化形式多样,尤其以古诗词闻名于世,用英语怎么说,古诗英文翻译。It is so interesting to read the familar ancient article with which

  • 《四牡》情诗三百首赏析

    四牡 作者: 赵魁元 【本书体例】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一首颇具深意的诗歌。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身世沉浮的感叹和自省。通过对蓝关的形容,作者抒发了自己对于逆境的坚强态度,以及对家园和亲人的眷恋之情。诗歌中充满了忠诚与希望,是一首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佳作。

  • 苏轼《以玉带施元长老,元以衲裙相报,次韵二首》全诗鉴赏

    此带阅人如传舍,流传到我亦悠哉。锦袍错落差相称,乞与佯狂老万回。

  • 忏悔录(全新升级修订版)

    【3231】忏悔录(全新升级修订版)(〔俄〕列夫·托尔斯泰著,崔建华译,浙江文艺出版社,7 9万字,2015年6月第1版,21元)△《忏悔录》主

  • 《庄子·天下》解说和语译

    (解题) 本篇以首句 “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之首二字为篇名。论者有的说这是《庄子》的一篇后序,但不像,因为它不是该书的总论。有的说这是一部哲学简史,倒还近是,因为其所论列兼及儒、墨、道、名等各家,展示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