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夜饮·张说》原文与赏析
张说
凉风吹夜雨, 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 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 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 谁知恩遇深。
这是诗人在幽州任上与诸将夜宴时写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隐含着诗人潜藏在心的官场失意的愁怨情绪。
幽州是古州名。唐先天二年(713)设幽州节度使,治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幽州夜饮”指在幽州出席晚宴。诗人曾任唐玄宗的宰相,封燕国公,因与姚崇不睦,罢为相州刺史。他的好友苏颋拜见玄宗帝,为他陈说忠謇有勋,不宜弃外,遂迁荆州长史。不久以右羽林将军身份代任幽州都督。正因为诗人有如此坎坷的仕途生涯,所以心中郁积着忿忿不平的官场失意之情。于是借深秋时节的幽州夜饮来抒发情怀。
诗的开头两句写风吹寒林、夜雨萧瑟的深秋景象。这是夜饮的环境描写,景中已见愁情。诗人由宰相贬为荆州长史,又左迁代都督,此时此境,举杯消愁,别有一番滋味。这种写景,犹如叶梦得所说:“正在无所用意,猝然与景相遇,借以成章,不假绳削,故非常情能到”(石林诗话),因此,诗人笔下的景语是情语。
颔联是写夜饮的情况及诗人的感觉。诗人参加在高大的厅堂里举行的宴会,竟使他“能忘迟暮之心”。“迟暮”即衰老、年迈之意。“迟暮心”指年老而产生的衰颓情绪。一个“能”字,正反映了诗人迟暮之感极深,又只是因为是在高堂赴饮、气氛热烈,才暂时忘却愁思而已。诗人的愁思情绪就象影子似地时时伴随着他。诗人在离开贬所荆州来到幽州之时,在题为幽州新岁作的一诗中写道:“去岁荆南梅似雪,今年蓟北雪如梅。共嗟人事何常定,且喜年华去复来。边镇戍歌连夜动,京城燎火彻明开。遥遥西向长安日,愿上南山寿一杯。”由此看来,诗人身虽在幽州,叹息的是人事无定,念叨的仍是长安生活。如今借酒浇愁,又岂能一时宠辱皆忘而了却了心头的迟暮愁思!
颈联写军中剑舞、塞上笳音。意思说,军中以剑舞最为适宜,塞上注重的是胡笳的声音。“宜”、“重”二字,说明边地生活单调,无以为乐,更衬托出诗人的寂寞之感。诗人将具有军中生活特色的“剑舞”和边地生活特色的“笳音”入诗,既反映了边陲生活的艰苦,又衬托了诗人的寂寞。这为最后两句的议论和抒情预设了伏笔。
末联,诗人直接议论和抒情:如果我不做幽州都督,就不能尝到边地生活的苦味,哪里还能深切地体会到昔日皇上对我的海深恩遇呢?诗人念念不忘昔日皇上给予的隆恩,正是伤感今日身居幽州的迟暮。诗人说得很含蓄,欲露又藏,怨而不露,寄托深婉。
这首诗将写景、叙事、抒情和议论熔于一炉,情景交融,颇有意境。诗人将边地生活加以衬托,用今昔生活加以对比,更见出任幽州代都督时的怨愤,但写得含蓄,耐人寻味。
-
西山多奇状,秀出倚前楹。停午收彩翠,夕阳照分明。吾师住其下,禅坐证无生。②结庐就嵌窟,剪竹通径行。③谈空对樵叟,授法与山精。日暮方辞去,田园归冶城。④ 作品赏析①题:一作“游”。②住:又作“位”。
-
古文观止·薛福成·杂记(四首选一) 阶前两螘穴
-
我来扬都市,送客回轻舠。因夸楚太子,便睹广陵涛。仙尉赵家玉,英风凌四豪。维舟至长芦,目送烟云高。摇扇对酒楼,持袂把蟹螯。前途倘相思,登丘一长谣。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为民做事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形容为民造福的诗句,关于为人处事的古诗,形容为人服务的诗句。形容为民造福的诗句汇总如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 范仲淹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孔子要散布阳光到别人的心中,先得自己心中有阳光。
-
东园何所乐,所乐非尘事。野竹乱无行,幽花晚多思。间窥鱼尾赤,暗辨蜂腰细,树影密遮林,籐梢狂罥袂。潘蔬足登膳,陶秫径取醉。幸获我汝交,都忘今昔世。欢言捧瑶佩,愿以疏麻继。
-
郭沫若讲到郭沫若,笼统说法是文学家,也有人说他是考古学家、政治家……像郭沫若这样的人,很难简明定义。那个时代的人一身经历,也都不安
-
古文观止·汪琬·送王进士之仕扬州序 诸曹【1
-
《学以为耕,文以为获。》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夺袍衣之 武则天 东方虬 宋之问》原文、出处、述要和作者资料
武后游龙门,命群官赋诗,先成者赏锦袍。左史东方虬既拜赐,坐未安,宋之问诗复成,文理兼美,左右莫不称善。乃就夺袍衣之。 ○唐·刘《隋唐嘉话》卷下 事亦见《旧唐书·宋之问传》、《新唐书·宋之问传》、宋·计
-
秦风秦风 秦,古秦国原在犬戎(今陕西兴平东南)。东周初,因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开始列为诸侯,改都于雍(今陕西凤翔),自此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