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袍衣之 武则天 东方虬 宋之问》原文、出处、述要和作者资料
武后游龙门,命群官赋诗,先成者赏锦袍。左史东方虬既拜赐,坐未安,宋之问诗复成,文理兼美,左右莫不称善。乃就夺袍衣之。 ○唐·刘隋唐嘉话卷下 事亦见旧唐书·宋之问传、新唐书·宋之问传、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一一、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一。
[述要] 武后则天游洛阳龙门,命随从官员赋诗,第一个写完的赏锦袍一件。左史东方虬先写成,拜领了锦袍。但他尚未坐定,宋之问的诗也完成了,形式内容均是上乘,众臣无不称美。武后于是从东方处夺回锦袍,赏给宋穿上。
[事主档案] 武则天(624—705) 唐高宗后、武周皇帝。690—705年在位。名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武士彟之女。十四岁时被唐太宗选入宫内为才人,太宗死后为尼。旋被高宗召为昭仪,永徽六年(655)立为皇后,以后又参与朝政,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弘道元年(683)中宗即位,她临朝称制。次年,废中宗,立睿宗。载初元年(690)废睿宗,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初年颇能纳谏,晚年豪奢专断,颇多弊政。神龙元年(705)中宗复位,上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是年冬死。谥大圣则天皇后,后遂称武则天。
东方虬 唐诗文家。武后朝,官至左史、礼部员外郎。工诗能赋。尝作孤桐篇,陈子昂称其“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且作修竹篇以和之。
-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不通
名言: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
孟子曰:“有不虞 ① 之誉,有求全之毁 ② 。”(《孟子·离娄上》二十一) 注释 ①虞(yú):预料、忧虑。②毁:诋毁,批评。 【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赞誉,也会受到因苛求完美而
-
文学素养高的人必背古诗词(从小熟读唐诗,提升文学修养的诗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文学素养高的人必背古诗词,内容包括从小熟读唐诗,提升文学修养的诗句,修养最高境界古诗,高中生必背古诗词14篇。中华文化激荡人心的文学名句 中国古典文学名句 1.先秦文学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
-
【原题】:沅溪潘进士在长安逆旅中见庭下山丹花诘其主云是沅中移来感而赋诗命予嗣响
-
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
-
《乾隆皇帝·七情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喜万类静
-
天子股肱守,丈人山岳灵。出身侍丹墀,举翮凌青冥。当昔皇运否,人神俱未宁。谏官莫敢议,酷吏方专刑。谷永独言事,匡衡多引经。两朝纳深衷,万乘无不听。盛烈播南史,雄词豁东溟。谁谓整隼旟,翻然忆柴扃。寄书汶阳
-
纵笔 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 报导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注释】 (1)此诗约作于哲宗绍圣四年(1097)初春,作者年六十二岁,被贬惠州,此时寓居嘉佑寺。纵笔:当是随笔之意。 (2)
-
苏轼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
-
名言: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 注释: 弗: 不。措: 放弃, 荒废。 句意: 除非不学习, 要学习就要求彻底领会, 如果仍未领会明白, 就不罢休。 出处: 《礼记· 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