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冯子振》原文与赏析
冯子振
凭倚东风远映楼。流莺窥面燕低头。虾须瘦影纤纤织,龟背香纹细细浮。 红雾敛,彩云收。海霞为带月为钩。夜来卷尽西山雨,不着人间半点愁。
冯子振(1257—1314),字海粟,号瀛洲客,又号怪怪道人,攸州(今湖南攸县)人。元代词曲家。他博闻强记,文思敏捷,词风清丽。
这首词巧妙地借描绘珠帘的秀美来比喻歌女珠帘秀的美丽,妙语双关,机趣横溢。
首句写这位美人在微微的春风中凭倚着栏干,如惊鸿照影,辉映楼台。次句写她有沉鱼落雁之容,她的美丽竟然惊动了流莺和燕子,使得流莺来窥、燕子低头。夸张的描写极其成功。三句是说,精工编织成的虾须细竹帘隐现着美人纤瘦的身影;四句是说,烹煮的香茶细细地浮起一层龟背纹的浮沤,原来美人正在品茶。换头处以“红雾敛,彩云收。海霞为带月为钩”三句既点染背景,又烘托美人。黄昏时候,红雾敛退,彩云收尽,残霞似带,弯月如钩,这是多么美丽的景色啊!美人便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中,这不是美上加美吗?何况,“海霞为带月为钩”,这霞带月钩又将虾须珠帘挂起,形成“夜来卷尽西山雨,不着人间半点愁”的更美的境界。 下片巧用了初唐四杰中王勃滕王阁诗中“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的典,采用“藏头”法将“珠帘”二字隐去,达到了既咏物、又咏人的妙语双关的绝境!“不着人间半点愁”,既指这首词开朗乐观的基调完全不同于王勃滕王阁诗,又指珠帘秀这位歌女的性格乐观开朗,她的美妙的歌声能解人愁闷。
欣赏至此,我们真要为词人如此独特巧妙的构思而拍案叫绝!
-
鸿门宴王毂①寰海沸兮争战苦,风云愁兮会龙虎②。四百年汉欲开基③,项庄一剑何虚舞。殊不知人心去暴秦,天意归明主。项王足底踏汉土,席
-
自古皆有死。徇义良独希奈何燕太子。尚使田生疑。伏剑诚已矣。感我涕沾衣。 作品赏析【注释】:徇(一作循)义良独希奈何燕太(一作丹)子。
-
小桃花与早梅花,尽是芳妍品格。未上东风先拆。分付春消息。佳人钗上玉尊前,朵朵秾香堪惜。谁把彩豪描得。免恁轻抛掷。
-
作者: 薛鸿时
-
《夫性情之德,则尽人有之.而君子致之者,其功在省察、存养,而乃以经纬乎天地.》什么意
《夫性情之德,则尽人有之。而君子致之者,其功在省察、存养,而乃以经纬乎天地。》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清·王夫之
-
【原题】:正冬御殿上寿乐章八首其二皇帝举第二爵酒登歌奏祥麟之曲
-
孟氏好兄弟,养亲唯小园。承颜胝手足,坐客强盘飧。负米力葵外,读书秋树根。卜邻惭近舍,训子学谁门。
-
边城岁暮多风雪,强压春醪与君别。玉帐夜谈霜月苦,铁骑晓出冰河裂。断蓬飞叶卷黄沙,只有千林{髟蒙}松花。应为王孙朝上国,珠幢玉节与排衙。左援公孝右孟博,我居其间啸且诺。仆夫为我催归来,要与北海春水争先回
-
孙原湘《西陵峡》清、近代山水诗鉴赏 孙原湘 一滩声过一滩催,一日舟行几百回。 郢树碧从帆底尽,楚云青向橹前来。 奔雷峡断风常怒,障日峰多雾不开。 险绝正当奇绝处,壮游毋使客心哀。 作者是袁枚弟子。这首
-
作者: 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