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求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凤求凰
司马相如
【原文】
其一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1]。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何时见许[2]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3]。
不得于飞[4]兮,使我沦亡。
其二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5]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6]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7]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8]。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注释】
[1]东墙:指美丽多情的女子。战国时期,楚国著名诗人宋玉的东面邻居家有一个长得非常美丽的女儿,她爱慕宋玉的才能,每天登上墙头窥视宋玉。整整三年时间,宋玉没有看出她的心思而与她交往。
[2]见许:答应我。
[3]配德:谓德行堪与匹配。相将:相随,相伴。
[4]于飞:指凤和凰相偕而飞。喻夫妻相亲相爱。亦常用以祝人婚姻美满之辞。
[5]升:飞入。
[6]升:飞入。
[7]颉颃(xié háng):原指鸟上下翻飞,引申为不相上下,互相抗衡。
[8]孳(zī)尾:动物交配繁殖,后多指交尾。妃:婚配,配偶。
【作者】
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公元前118年),字长卿,巴郡安汉县(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人,一说蜀郡(今四川成都)人。西汉大辞赋家。司马相如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是西汉盛世汉武帝时期伟大的文学家与杰出的政治家。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病免。工辞赋,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和“辞宗”。
【赏析】
凤求凰传说是汉代的汉族古琴曲,演绎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卓文君是一个美丽聪明、精诗文、善弹琴的女子,可叹的是十七岁年纪轻轻,便在娘家守寡。某日席间,只因司马相如两曲凤求凰多情而又大胆的表白,让久慕司马相如之才的卓文君,一听倾心,一见钟情。可是他们之间的爱恋受到了父亲的强烈阻挠。卓文君凭着自己对爱情的憧憬,对追求幸福的坚定,以及非凡的勇气,毅然在漆黑之夜,逃出卓府,与深爱的人私奔。二人当垆卖酒为生,生活艰难,但两人感情日深,最终也得到了父亲的原谅。这便是流传千古的“凤求凰”的故事。后人根据二人的爱情故事,谱成了经久不衰的琴谱“凤求凰”,千百年来吟唱不衰。
第一首表达了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的无限倾慕和热烈追求。相如自喻为凤,比文君为凰。这里有三层意思:其一,凤凰是传说中的神鸟,雄曰凤,雌曰凰,为“天地之灵”,“鸟中之王”。相如当时在文坛上已负盛名,文君亦才貌超绝非等闲女流,故此处比为凤凰,正有浩气凌云、自命非凡之意。其二,古人常以“凤凰于飞”、“鸾凤和鸣”喻夫妻和谐美好。此处则以凤求凰喻相如向文君求爱,而“遨游四海”,则意味着佳偶之难得。其三,凤凰自古与音乐相关,而文君雅好音乐,相如以琴声“求其凰”,正喻以琴心求知音之意。故此,司马相如“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并进一步表明自己的决心——“不得于飞兮,使我沦亡”。
第二首开头一句,作者说自己“遨游四海求其凰”更加强了一层寓意,既说明了自己“四处求索”终得见佳人的欣喜,又隐喻相如自身的宦游经历:此前他曾游京师,被景帝任为武骑常侍,因景帝不好辞赋,相如志不获展,因借病辞官客游梁。梁孝王广纳文士,相如在其门下“与诸生游士居数岁”。后因梁王卒,这才返“归故乡”。后文则写得更为大胆炽烈直白,竟然暗约文君半夜幽会,并一起私奔。二、三两句呼唤文君前来幽会结合,四、五句暗示彼此情投意合连夜私奔,不会有人知道;六、七句表明二人要一起远走高飞,叮咛对方不要使自己失望而悲伤。司马相如之所以如此大胆无忌,是因为他已在事前买通文君婢女暗通殷勤,对文君寡居的心理状态和爱情理想亦早有了解,这才以琴心挑之,直言无忌到近乎“下流”。
这两首琴歌之所以使得后人津津乐道,首先在于“凤求凰”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思想。相如与文君大胆冲破了封建礼教的罗网和封建家长制的樊篱,成为后代男女青年争取婚姻自主、恋爱自由的一面旗帜。西厢记中,张生亦隔墙弹唱凤求凰,说:“昔日司马相如得此曲成事,我虽不及相如,愿小姐有文君之意。”墙头马上中李千金,在公公面前更以文君私奔相如为自己私奔辩护;玉簪记中潘必正亦以琴心挑动陈妙常私下结合等,足见凤求凰反封建之影响深远。
全诗言浅意深,音节铿锵,感情热烈奔放而又深挚缠绵,将楚辞骚体的旖旎和汉代民歌的清新融为一体,水乳交融。
下面说一点花絮,算是为此诗做一个注脚吧。
司马相如娶得美人归之后,经历一番波折,终于在事业上展露锋芒,被举荐做官。他久居京城,赏尽风尘美女,加上官场得意,竟然产生了弃妻纳妾之意。曾经患难与共,情深意笃的日子此刻早已忘却,哪里还记得千里之外还有一位日夜倍思丈夫的妻子?文君独守空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寂寞的生活。为此,卓文君写了一首白头吟,诗中写道:“……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执着和向往以及一个女子独特的坚定和坚韧,也为她们的故事增添了几分美丽的哀伤。
终于某日,司马相如给妻子送出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聪明的卓文君读后,泪流满面。一行数字中唯独少了一个“亿”,无亿岂不是表示夫君对自己“无意”的暗示?她,心凉如水。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回了一封凄怨的怨郎诗与诀别书,其爱恨交织之情跃然纸上。
怨郎诗曰: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虽说是三四月,谁又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倚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红似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黄,我欲对镜心意乱。三月桃花飘零随水转,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诀别书曰:
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司马相如看完妻子的信,不禁惊叹妻子之才华横溢。遥想昔日夫妻恩爱之情,羞愧万分,从此不再提遗妻纳妾之事。这首诗也便成了卓文君一生的代表作数字诗。
卓文君用自己的智慧挽回了丈夫的背弃。她用心经营着自己的爱情和婚姻,终于苦尽甘来。他们之间最终没有背弃最初的爱恋和最后的坚守,这也使得他们的故事千转百回,成为流传千古的爱情佳话。
-
奔走朝行内,栖迟林墅间。多因病后退,少及健时还。斑白霜侵鬓,苍黄日下山。闲忙俱过日,忙校不如闲。
-
寇准《书河上亭壁》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注释】 (1)《书河上亭壁》为四首构成的组诗,分咏四季登临黄河所思所见情景,本首写的为秋天情景。组诗前原有小序
-
作者: 赵福生
-
吾观鹪鹩赋,君负王佐才。②惜无金张援,十上空归来。③弃置乡园老,翻飞羽翼摧。故人今在位,歧路莫迟回。 作品赏析①诗题又作:“送丁大凤进士赴举呈张九龄”。②鹪鹩赋:晋张华所作,此为诗人以鹪鹩自喻。
-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一部古典小说,通过描绘鲁提辖与岳秀才的故事,展现了正义与勇气的力量。小说充满了传统文化特色,语言优美,情节紧凑。读完该文,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毕淑敏散文集读书感悟心得 读毕淑敏散文集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毕淑
-
塞下曲·饮马渡秋水王昌龄【原文】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1]日未没,黯黯[2]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
-
[原文] (节选) 卷二倭国事略 倭 船 日本造船与中国异,必用大木取方,相思合缝;不使铁钉,惟联铁爿,不使麻筋、桐油,惟以草塞滹漏而已(名短水草)。费功甚多,费材甚大,非大力量未易造也。凡寇中国者皆
-
末世官僚地主魂明末遗民叶绍袁(天寥)的《甲行日注》是有名的,而我却更喜欢读他写的《窈闻》《续窈闻》和《亡室沈安人传》,这是悼念他的
-
国学名句“备物致用,立功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出处和解释
【名句】备物致用,立功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 语出《易·系辞上》。生产出物品以供享用,设立工种使工匠制成器具,为天下人谋取利益,做这些事情,没有超过圣人的了。说明发展生产经济,造福于天下,是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