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题破山寺后禅院》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题破山寺后禅院》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题破山寺[1]后禅院

常建

【原文】

清晨入古寺,初日[2]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3]花木深。

山光悦[4]鸟性,潭影空人心[5]。

万籁[6]此俱寂,但余钟磬音[7]。

【注释】

[1]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南朝齐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所建。

[2]初日:早上的太阳。

[3]禅房:僧人居住修行的地方。

[4]悦:此处为使动用法,使……高兴。

[5]潭影:清澈潭水中的倒影。空:此处为使动用法,使……空。

[6]潭影:清澈潭水中的倒影。空:此处为使动用法,使……空。

[7]但余:只留下。钟磬:佛寺中召集众僧的打击乐器。磬(qìng):古代用玉或金属制成的曲尺形的打击乐器。

【作者】

常建(生卒、字号不详),唐代诗人。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2年)进士,与王昌龄同榜。曾任盱眙尉。仕途失意,后隐居于鄂州武昌(今属湖北)。其诗多为五言,常以山林、寺观为题材。也有部分边塞诗。有常建集传世。

【赏析】

这首诗,不仅写出了佛教寺院的幽静环境,也写出了诗人的淡泊情志。

清晨即去古寺而不是顺道游览古寺,可见诗人对古寺的幽寂向往已久;古寺在深林之中,清晨初升的太阳照着树梢,但树荫茂密,寺院中仍然一派幽阴安静:曲曲折折的小径把人引向更幽静的地方,禅房隐藏在花木丛中。山光使得鸟儿也怡然自得,得之于人心者也可想见;潭影更使人忘却一切心中杂念;这里万籁俱寂只能听见钟、磬之声——以钟磬之声作衬,此地的静谧更甚。

可以看出来,诗人写此诗除了要表现寺院附近的山景外,更想表现古寺之静;写古寺之静,为的是想表现自己的心之静。

此诗通过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以凝炼简洁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景物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强烈追求。全诗笔调古朴,层次分明,形象深微,意境浑融,简洁明净,感染力强,艺术上相当完整,是唐代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

盛唐山水诗大多歌咏隐逸情趣,都有一种悠闲适意的情调,但各有独特风格和成就。常建这首诗是在优游中写感悟,具有盛唐山水诗的共同情调,但风格闲雅清警,独具一格。

猜你喜欢
  •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出处】唐白居易《 长恨歌 》 【意思】佳丽: 指皇后、贵妃及有才学的比较美丽的女子。三千:极言其多。句意: 后宫漂亮的女子多得很,可是玄宗只是专心一意地爱着

  • 《卜算子·江北上归舟赏析》

    上片直陈其事,直说别情。“江北上归舟,再见江南岸”将江北与江南对举,由别离联根到聚会。二句所说,并非实写,而将这次别离推而广之,即将这次别离看作一般的聚散离合,而不仅仅是尔汝之间的别离。意即:聚久必散,散了还聚,送往迎来乃人生之常事。二

  • 俄法借款

    俄法借款或称“四厘借款合同”。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向帝国主义国家举借的政治性贷款。《马关条约》中规定清政府要在三年内偿付对日赔款二万万两,后来又加上赎辽费三千万两。当时清政府全年的财政收入不足八千九百万两

  • 白居易《立春日酬钱员外曲江同行见赠》全诗赏析

    下直遇春日,垂鞭出禁闱。两人携手语,十里看山归。柳色早黄浅,水文新绿微。风光向晚好,车马近南希机尽笑相顾,不惊鸥鹭飞。

  • 岑参《送许员外江外置常平仓》全诗赏析

    诏置海陵仓,朝推画省郎。还家锦服贵,出使绣衣香。水驿风催舫,江楼月透床。仍怀陆氏橘,归献老亲尝。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

  • 《高阳台·落梅赏析》

    这首词开端即写梅花凋谢“宫粉”状其颜色,“仙云”写其姿质,“雕痕”、“堕影”,言其飘零,字字锤炼,用笔空灵凝炼“无人野水荒湾”句为背景补笔。仙姿绰约、幽韵冷香的梅花,无声地飘落在阒寂的野水荒湾。境界空旷悠远,氛围淡寒。“古石埋香,金沙锁

  • 父之仇弗与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交游之仇,不同国。

    名言: 父之仇弗与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交游之仇,不同国。 注释: 仇: 仇敌、仇人。弗与共戴天: 不同顶着一个天生活。即必须拼个你死我活。不反兵: 指马上用随手所带武器杀之。反, 同“返”, 指

  • 阿山《我的草鞋斋》散文鉴赏

    湘南的衡邵交界处,有一横断山脉,绵延数百里。其最高峰,耸入云端,蔚蓝而深秀。原名野姜山,现名大云山,有人说,此乃南岳七十二峰之

  • 两小儿辩日

    【题 解】本文选自《列子·汤问》。《汤问》篇开头写殷汤和他的大夫夏革的对话,首句是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