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经孟河》明代诗赏析
重经孟河
旧游会见筑城时②,城下家家种柳枝。试看柳枯心半蠧,争教人老鬓无丝③?
①孟河,孟津,在今河南孟县南。②会,恰巧。③争教,怎不教。争,通“怎”。
【说明】与桓温经金城时,见柳条而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之叹同一情怀。
-
【原题】:过建阳范氏桂林馆见其向日娱宝亭馆已属他人诗以吊之
-
富贵情还在,相逢岂间然。绨袍更有赠,犹荷故人怜。
-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泄, 奉藏者
名言: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泄,
-
上片起首,突现了词人意志豪壮的英武气势。“临水纵横回晚鞋”,他骑着金镀银鞍辔马,奔驰在水滨,豪纵奔放,无所拘束,一直到晚上才勒住马缰驶向归程:“归来转觉情怀动”,一旦回到居处,竟忽然情怀转向波动。“梅笛烟中闻几弄”,远远听到《梅花落》的
-
这首《送人东游》诗载于《全唐诗》卷五百八十一。下面是古典诗词鉴赏家赵庆培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诗人在秋风中送别友人,倍感凄凉,对友人流露出关切,表现了两人深厚的友谊。这首诗意境悲凉雄壮,情真意切,质朴动人。 关于此诗的发端,清人沈
-
邺民歌 作者: 何国栋 【本书体例】
-
魏文侯使西门豹往治于邺,告之曰:“必全功、成名、布义 ”豹曰:“敢问全功、成名、布义,为之奈何?”文侯曰:“子往矣,是无邑不有贤豪辩博者也,无邑不有好扬人之恶、蔽人之善者也 ……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人始入官,如入晦室,久而愈明,明乃治,治乃行 ”
-
【原题】:陈伯成学士垂访以病中新浴不克见走书二短篇谢之
-
鸣泉鸣泉,经云而潺湲。拔为毛骨者修竹,蒸为云气者霏烟。山夔莫能隐其怪,野翟讵敢藏其奸。茅庐肃肃,昔有人焉。其高如山,其清如泉。其心金与玉,其道砥与弦。执德没世,落月入地,英名皎然,阳曦丽天。旧隐寂寂,
-
典源出处 《汉书 于定国传》: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姑谓邻人曰: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 久累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姑女告吏: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