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忠告①而善道之,不可②则止,毋自辱③也。
【注释】①忠告:忠心劝告。②不可:不听。③自辱:自取侮辱。
【释义】好心好意地忠言劝告,如果不愿意听就算了,不要自取其辱。
【点评】不听好言劝告的人,往往会将别人的好心当成恶意,所以只能适可而止。
参考文献
论语·颜渊
-
(清)陈曾寿 浣溪沙孤山看梅 心醉孤山几树霉。有阑干处有横斜。几回坚坐送年华。似此风光惟强洒,无多涕泪一当花。笛声何苦怨天涯。 杭州西湖的里湖和外湖之间,一山盘郁,便是有名的孤山。孤山海拔仅三十八米,
-
立部伎,鼓笛喧。舞双剑,跳七丸。袅巨索,掉长竿。太常部伎有等级,堂上者坐堂下立。堂上坐部笙歌清,堂下立部鼓笛鸣。笙歌一声众侧耳,鼓笛万曲无人听。立部贱,坐部贵,坐部退为立部伎,击鼓吹笙和杂戏。立部又退
-
【注释】:作者以寥寥七十余字,将夜登北固亭的所见、所闻、所为和所想刻划出来,直抒胸臆,堪称上品。词人夜登北固山,正值层雾逐渐敛尽的时候,天边淡烟一抹,作者首先想到的,是这里乃是英雄豪杰争雄之地。此时恰有渔人鸣榔(用木条敲船,使鱼惊而入网),
-
欣逢柏台友,共谒聪公禅。石室无人到,绳床见虎眠。阴崖常抱雪,枯涧为生泉。出处虽云异,同欢在法筵。
-
从诗题中不难看出这是一首邀请朋友赴约的诗歌,诗人着力刻画他的书斋的清幽雅致,意在表达对杨补阙的盛情,期待他能如期来访,而这些主要是通过对书斋周围景物的准确、细腻的描绘来实现的。 首联中“茅茨”为“茅屋”之意,在这里指的是诗人简朴的书
-
吾家白额驹,远别临东道。他日相思一梦君,应得池塘生春草。
-
禹王台一部伟傲的史诗从这里挥洒开来禹王台上磨斧铲禹王台下斩惊涛无须审度,是也禹王台非也禹王台大禹的气度最宜挂在这峰巅云霭把泛滥的集
-
基督在梦中,我看见年轻的自己,几乎还是个男孩的时候,站在一个天花板低矮的木房子的教堂里。在古旧众神画像前面,几根蜡烛闪烁着光芒,形
-
人有梦仙者,梦身升上清。坐乘一白鹤,前引双红旌。羽衣忽飘飘,玉鸾俄铮铮。半空直下视,人世尘冥冥。渐失乡国处,才分山水形。东海一片白,列岳五点青。须臾群仙来,相引朝玉京。安期羡门辈,列侍如公卿。仰谒玉皇
-
东京汴州开封府枣槊巷里有个官人,复姓皇甫,单名松。本身是左班殿直,年二十六岁。有个妻子杨氏,年二十四岁。一个十三岁的丫环,名唤迎儿。只这三口,别无亲戚。 当时,皇甫殿直官差去押衣袄上边回来。是年节第二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 干请伤直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纵死犹闻侠骨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
- 《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什么
- 我是一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