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邻国相望①,鸡犬之声相闻②,民至③老死不相往来。
【注释】①望:看得见。②闻:听得见。③至:到。
【释义】国家相邻,距离很近,鸡犬的鸣吠之声都可以听得见,但百姓却到死也不相往来。
【点评】这是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的反映。
参考文献
老子第十八章
-
南柯子 【宋】范成大 槁项诗余瘦,愁肠酒后柔。晚凉团扇欲知秋。卧看明河银影、界天流。 鹤警人初静,虫吟夜更幽。使辰只合算花筹。除了一天风月、更何求。
-
全称为《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简称《清静经》或《常清静经》。道教经典,涉养生与持诵。一卷。撰者不详。约成书于中唐以前。 关于该书作者,据经文起句为“老君曰”,系托称太上老君所说、传。葛玄赞说:此经是东
-
东山上建有白云堂和明月堂,所以诗里那蔷薇、那白云、那明月,都不是信笔写出的,而是切合东山之景,语带双关。李白的诗就有这样的好处,即使在下笔时要受东山这样一个特定地点的限制,要写出东山的特点和风物,但成诗以后,仍显得极其自然和随意,毫无拘
-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出处】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译注】眼下正是江南风光美好的 时候,在一个暮春落花时节,我又与你 重逢。君:你。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在风景美好 的时节又
-
黄汝亨:游黄山记(节选) 黄汝亨明发登山,越石砧岭,更渡一岭,饭芳村黟山精舍,庭中杜鹃盛开,客有从石壁来荐溪鱼者,为小饮花下。迸此里
-
白居易把君诗卷灯前读, 诗尽灯残天未明。眼痛灭灯犹暗坐, 逆风吹浪打船声。白居易被
-
朝登大庭库,云物何苍然。莫辨陈郑火,空霾邹鲁烟。我来寻梓慎,观化入寥天。古木朔气多,松风如五弦。帝图终冥没,叹息满山川。
-
风琴秋拂匣,月户夜开关。荣启先生乐,姑苏太守闲。传声千古后,得意一时间。却怪钟期耳,唯听水与山。
-
太宗始嗣位,思有以帖服内外者。一日,辇下市肆有丐者不得乞,因倚门大骂。主人逊谢,久不得解。众方拥观,忽一人跃出,以刀刺丐死,且遗其刀而去。会日已暮,追捕莫获。翌日奏闻,太宗大怒,谓仍五代乱习,乃敢中都
-
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 干请伤直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纵死犹闻侠骨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
- 《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什么
- 我是一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