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名言警句

昔圣王为法,先抚字而后催科,重教化而缓刑罚。|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昔圣王为法,先抚字而后催科,重教化而缓刑罚。|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昔圣王为法,先抚字而后催科,重教化而缓刑罚。

【注释】①为法:制定政策。②抚字:安抚,抚慰。③催科:征收赋税徭役。④缓:放宽。

【释义】往昔前代圣明的君主制定政策时,都是将对百姓的安抚放在首位,将征收赋税徭役放在次要的地位,重视对百姓的教化而放宽刑罚。

【点评】重视教化是我国历代政府都一再强调的政策。

参考文献

刘宗周刘蕺山集卷三请恤畿辅凋残疏

猜你喜欢
  • 推荐出塞徐锡麟古诗词及理由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推荐出塞徐锡麟古诗词及理由,内容包括求清·徐锡麟《出塞》全诗,出塞徐锦麟古诗,《出塞》徐锡麟,解读。清·徐锡麟《出塞》军歌应唱大刀环①,誓灭胡奴出玉关②。只解沙场为国死③,何须马革裹尸还④。【简注】①大刀环:环与还音近,古人用作还乡的隐

  • 古代名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注释与译文

    【名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注释与译文]这是称赞韦太守文章写得清新自然的诗句,大意是:你的文章就象刚出清水的荷花,明媚自然,摒弃一切雕琢。诗句表达了诗人的美学见解。后人常用以称道清新自然的作品。

  • 苏轼《屈原庙赋》原文|赏析|鉴赏

    苏轼 浮扁舟以适楚兮,过屈原之遗宫。览江上之重山兮,曰惟子之故乡。伊昔放逐兮,渡江涛而南迁。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悲夫人固有一死兮,处死之为难。徘徊江上欲去而未决兮,俯千仞之惊湍。赋《怀沙

  • 《蜡辞·古歌谣》原文与赏析

    古歌谣土反其宅! 水归其壑! 昆虫毋作! 草木归其泽!这是一首原始祭歌。东汉戴圣《礼记

  • 聚散随缘,勿忘心安

    聚散随缘,勿忘心安经历了世事变迁,我们终于明白,不是所有的爱情,都能修得白首同心;亦不是所有的友情,都能求得美好圆满。人生,就是一

  • 白居易《自咏老身示诸家属》全诗赏析

    寿及七十五,俸沾五十千。夫妻偕老日,甥侄聚居年。粥美尝新米,袍温换故绵。家居虽获落,眷属幸团圆。置榻素屏下,移炉青帐前。书听孙子读,汤看侍儿煎。走笔还诗债,抽衣当药钱。支分闲事了,爬背向阳眠。

  • 高适《同李太守北池泛舟,宴高平郑太守》全诗赏析

    每揖龚黄事,还陪李郭舟。云从四岳起,水向百城流。幽意随登陟,嘉言即献酬。乃知缝掖贵,今日对诸侯。

  • 去年相送地,春雪满黄陵:李商隐诗《哭刘蕡》赏析

    哭刘蕡 李商隐 路有论冤谪, 言皆在中兴。 空闻迁贾谊, 不待相孙弘。 江阔惟回首, 天高但抚膺。 去年相送地, 春雪满黄陵。 李商隐诗

  • 古诗词咏棉花(古时棉花诗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咏棉花,内容包括古时棉花诗句,描写棉花的古诗,描写棉花的诗句。关于棉花的古诗有:《棉花》银光点染兆年丰,万顷星摇似雪融.素裹群芳谁竞暖,轻身入被蔽时穷.2、《棉花》迎风袅袅笑年丰,玉蕾轻舒乐自融.不

  • “士为知己者死”的意思,出处,故事

    为了报答知己,不惜牺牲生命。语出《战国策·赵策一》。 春秋时期,晋国有位侠士名叫豫让。他先后投奔大贵族范氏和中行氏,可这两人都不重用他,只把他当作一般的食客看待。于是豫让离开他们,来到另一个贵族智伯那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