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人于危,必同其难。|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陷人于危①,必同其难。
【注释】①危:危难的境地。
【释义】由于自己的原因使别人陷于危难的境地,自己也一定会同样遭受危难的困扰。
【点评】要与人为善,而不要做对不起别人的事,否则终究也会给自己带来祸患。
参考文献
后汉书·公孙瓒传
-
前意象主义*时期成立的一个诗人团体,是意象派的早期雏型。成立于1908年。首倡者是英国诗人特·伊·休姆*。它主办刊物有《给圣诞节MDCCCVⅢ
-
林则徐《出嘉峪关感赋(四首其一)》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林则徐《出嘉峪关感赋(四首其一)》 林则徐 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 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 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 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 在中国近代史上,清代
-
论 工 作 ◆ 纪伯伦 一个农夫说,请给我们谈工作。 他回答说: 你作工为的是要与大地,和大地的精神一同前进。 因为惰逸
-
过水穿楼触处明,藏人带树远含清。初生欲缺虚惆怅,未必圆时即有情。
-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出处】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译注1】捣衣: 古人在缝衣之前,把衣料捶平。句意: 长安城的月夜,只听见千家万户的捣衣声。秋风吹不尽的,是那
-
树绿晚阴合,池凉朝气清。莲开有佳色,鹤唳无凡声。唯此闲寂境,惬我幽独情。病假十五日,十日卧兹亭。明朝吏呼起,还复视黎无氓。
-
全诗即由观胡人吹笛,闻秦地之声,随寓而发眷恋宗国之情,或谓身在江海,而心存魏阙之意。 全诗一二两句点题,叙写感慨的由来,是因为胡人所演奏的笛子曲中,有一半是秦地的曲调,闻国都所在的秦地之声,撩动了忧国之情,从而为下面的叙事抒情作了必
-
寓言《买椟还珠》讲述了一个贪婪的商人被欺骗的故事。他买下一口价值连城的椟木,却发现里面只有一颗珠宝。商人想要讨回公道,但却被识破了他的贪婪心,一个智者告诉他“不要贪得无厌”。这个寓言告诉我们贪婪只会招致自己的失败和愚蠢,应当珍惜已经拥有的东西。
-
丹雀衔书来,暮栖何乡树。骅骝事天子,辛苦在道路。司直非冗官,荒山甚无趣。借问泛舟人,胡为入云雾。与子姻娅间,既亲亦有故。万里长江边,邂逅一相遇。长卿消渴再,公干沉绵屡。清谈慰老夫,开卷得佳句。时见文章
-
青丝髻绾脸边芳,淡红衫子掩酥胸。出门斜撚同心弄。意恛惶,故使横波认玉郎。叵耐不知何处去,教人几度挂罗裳。待得归来须共语,情转伤,断却妆楼伴小娘。 《柳青娘》,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五代冯翊子子休《桂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 干请伤直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纵死犹闻侠骨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
- 《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什么
- 我是一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