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宗、章宗之世,儒风丕变,庠序日成,士由科第位至宰辅者接踵。|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
【名句】世宗、章宗①之世,儒风丕变②,庠序日成③,士由科第④位至宰辅⑤者接踵⑥。
【注释】①世宗、章宗:世宗是金朝的第四位皇帝,章宗是金朝的第五位皇帝,他们在位时间是公元1161年至公元1208年。②丕变:大变。③庠序日成:学校教育逐渐兴盛。④科第:科举。⑤宰辅:宰相。⑥接踵:踵,脚后跟。接踵,意为一个跟着一个,即连续的意思。
【释义】金世宗、金章宗时期,崇尚儒学的风气已经形成,学校教育逐渐兴盛,士人经由科举人仕而位至宰相者很多。
【点评】金朝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但在其盛世学校教育也是比较发达的。
参考文献
金史·文艺传上
-
上片是忆旧。起首两句描述经过一场巨大变故后,南宋宫廷破损,嫔妃憔悴,完全不是旧时的模样了。这是对“旧时”的追忆和感慨,然后用“曾记得”三字领起,引起对旧时的回忆。那时在玉楼金阙的皇宫里,自己容貌出众美名远播,承恩受宠。当她还沉浸在豪华旖
-
【5401】洞见:从科学到哲学,打开人类的认知真相(〔美〕罗伯特·赖特著,宋伟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 6万字,2020年8月第1版,78元)△
-
偶然来继前贤迹,信矣皆如昔日言。诸县丰登少公事,一家饱暖荷君恩。想公风采常如在,顾我文章不足论。名姓已光青史上,壁间谷貌任尘昏。
-
司徒东镇驰书谒,丞相西来走马迎。两府元臣今转密,一方逋寇不难平。
-
李白曾带着妓女,到东山凭吊其所崇拜的东晋名相谢安,并写下乐府《东山吟》一诗。后人曾谴责李白“狎妓”、“心态不正”,携妓女到他人坟前“比美”。中国文人、士大夫一向有狎妓嫖妓的传统,李白也不例外。《东山吟》只是表达了李白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
-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游都邑以永久〔2〕,无明略以佐时〔3〕;徒临川以羡鱼〔4〕,俟河清乎未期〔5〕。感蔡子
-
茅盾《雷雨前》原文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物质世界和心灵世界之间在形式结构上有一种巧妙的对应关系,外在世界的力影响主体内在世界的力,能激起人的相应的情感反应,这就为文艺作品的象征作用提供了合理的解释。茅盾
-
【3861】后十年集•散文随笔卷(汪曾祺著,上海三联书店,51 5万字,2016年9月第1版,78元)△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著名作家
-
宋·沈括治平元年1,常州日禺时2,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3。少时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 干请伤直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纵死犹闻侠骨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
- 《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什么
- 我是一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