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立庠序,延请宿学,广集后进,使油然入道,发剖琢之功,运仁义以征伐,敷道德以服远,何招
【名句】讲立庠序,延请①宿学②,广集后进③,使油然入道④,发剖琢⑤之功,运⑥仁义以征伐,敷⑦道德以服远,何招而不怀⑧,何柔⑨而不从?
【注释】①延请:聘请。②宿学:有名望的学者。③后进:后进之士,这里指学生。④入道:进入儒家学说体系。⑤剖琢:意为精心培养。⑥运:运用。⑦敷:传布。⑧怀:归服。⑨柔:安抚。
【释义】设立讲学的学校,聘请有名望的学者,广泛地招集学生入学,使他们都顺从地接受儒家学说体系,并精心地进行培养,然后运用仁义去征服人心,传布道德使边远地区接受统治,到那时还有什么人不愿归服?还有什么安抚政策有人不愿接受?
【点评】以上记载的是曹魏统治时期发展教育,重视培养人才的情况。
参考文献
宋书·礼志一
-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不通
名言: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
愚公方住谷,仁者本依山。共誓林泉志,胡为尊俎间。华莲开菡萏,荆玉刻孱颜。爽气临周道,岚光入汉关。满壶从蚁泛,高阁已苔斑。想就安车召,宁期负矢还。潘游全璧散,郭去半舟闲。定笑幽人迹,鸿轩不可攀。
-
太上,下知有之 ① ;其次 ② ,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③ 。 悠兮其贵言 ④ 。功成事遂 ⑤ ,百姓皆谓:“我自然。” ⑥ 〔注释〕 ①太上:指最好的世代君主。下:民
-
【名句】朱门粲灯火,歌舞临酒池 语出宋代戴复古《元宵雨》诗。在元宵之夜,贵族豪门之家张灯结彩,灯火辉煌,轻歌曼舞,以酒为池,做长夜之饮。两句诗指出旧社会元宵节时豪贵之家的侈华。粲:鲜明。酒池:以酒为池
-
齐己《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这首咏早梅的诗,既咏诵了梅花经寒独立的个性与素艳幽香的风韵,也寄寓了诗人自己的情
-
畏途随长江,渡口下绝岸。差池上舟楫,杳窕入云汉。天寒荒野外,日暮中流半。我马向北嘶,山猿饮相唤。水清石礧礧,沙白滩漫漫。迥然洗愁辛,多病一疏散。高壁抵嶔崟,洪涛越凌乱。临风独回首,揽辔复三叹。 作品赏
-
焦陂荷花照水光,未到十里闻花香。焦陂八月新酒熟,秋水鱼肥鱠如玉。清河两岸柳鸣蝉,直到焦陂不下船。笑向渔翁酒家保,金龟可解不须钱。明日君恩许归去,白头酣咏太平年。
-
周南周南 周南,因在周王城的南面而得名。在周代,人们习惯将江汉流域的一些小国统称之“南国”或“南土”、“南邦”等,所以诗的编辑者
-
作者: 朱明
-
又到了落雪时节,这是今冬的第一场雪!伫立窗前,凝视外面默默飘舞的雪花,不知怎的,我抑不住有一种若有若无的往事犹萦之感。尽管眼前海滨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 干请伤直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纵死犹闻侠骨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
- 《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什么
- 我是一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