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万方同归于文明之治,以为兴化致理必本于尊师重道。|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以万方①同归于文明之治②,以为兴化③致理必本于④尊师重道。
【注释】①万方:四方,天下。②治:社会安定,太平。③兴化:大兴教化。④本于:起始于。
【释义】大兴教化治理民众必须从尊师重道开始,这样才可使天下得到安宁太平。
【点评】将尊师重道提高到天下能否安宁太平的高度,可见其意义之重要。
参考文献
山东通志卷十一阙里志
-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指情况、新闻、音讯等,都是名词。而在古代汉语中,“消息”是意义相反的两个动词的并列。 “消”指“消失”。“息”指“生长”。本义为一消一长(zhǎng),相互更替,也就是变化的意思。
-
捧诏汀洲去,全家羽翼飞。喜抛新锦帐,荣借旧朱衣。且免材为累,何妨拙有机。宋株聊自守,鲁酒怕旁围。清尚宁无素,光阴亦未晞。一杯宽幕席,五字弄珠玑。越浦黄柑嫩,吴溪紫蟹肥。平生江海志,佩得左鱼归。
-
刘禹锡《金陵怀古》 刘禹锡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诗人于唐敬宗李湛宝历二年(826)冬天,由和州返洛阳途经金陵(今南京市)
-
我的心灵和我的一切 我都愿你拿去, 只求你给我留下一双眼睛, 让我能看到你。 在我的身上 没有不曾被你征服的东西。 你夺去了它的生命, 也就将它的死亡携走, 如果我还必须失掉什么, 但愿你将我带去,
-
【原题】:仲昭约明岁游天台雁荡先以逍遥衣见赠作张公善权二洞歌酬之
-
露如微霰下前池,风过回塘万竹悲。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悠扬归梦惟灯见,□落生涯独酒知。岂到白头长只尔,嵩阳松雪有心期。 作品赏析注:□字为[氵镬]。
-
张竹坡曾在《第一奇书金瓶梅》的卷首开列过十九名“西门庆淫过妇女”的名单。这里除了他的小妾之外,主要的就是一批奴仆的老婆和妓院的粉头,可以说大都是一些低层的女性。其中惟有林太太一人,乃出身高贵,是一个封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云南茶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普洱茶的诗句,关于采茶的诗句,赞美“普洱茶”的诗句都。普洱茶 王明之 (云南·墨江) 普洱名茶销万里,京城饮誉上红楼。 而今改革放开好,精茗香飘五大洲。咏普洱茶 王兴麒 (云南·昆明) 嫩绿
-
国学名句“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出处和解释
【名句】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语出《管子·形势解》。大海不排斥水流,所以能成为大海;高山不排斥土石,所以能成为高山。形容领导者只有广纳天下英才,才可以成为圣君明王。辞:排斥。
-
作者: 张芳菲 【作家简介】杜勒西达斯(1532—1623)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 干请伤直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纵死犹闻侠骨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
- 《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什么
- 我是一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