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土之民不材,逸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沃土①之民不材②,逸③也;瘠土④之民莫不向⑤义,劳⑥也。
【注释】①沃土:肥美的土地。②材;才能。③逸:安逸。④瘠土:贫瘠的土地。⑤向:朝着,向往。⑥劳:劳苦。
【释义】肥美的土地上的人没有才能,这是因为安逸的缘故;贫瘠的土地上的民众没有不向往仁义的,这是由于劳苦的缘故。
【点评】意为艰苦的条件有利于培养人的美好品德。
参考文献
国语·鲁语下
-
【原题】:余识頔云岑已三十年晚居觉际又八载矣近因山行疑接谈尘偈语奉赠
-
人中画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尚志堂刊本《人中画》目录书影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尚志堂刊本《人中画》正文书影 清代白话短篇(拟话本)世情小说集。又名《世途镜》。十六卷十六回。不题撰人。成书于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含愁的连续两句,内容包括有关愁连续的诗句2句,写出含愁的连续两句古诗,并标明作者或题目,有关愁连续的诗句2句。是他春带愁来,却不解带将愁去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入梦秋心,愁上愁一处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一剪梅》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
-
毛泽东诗词《七律·吊罗荣桓同志 ① 》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 记得当年草上飞 ② ,红军队里每相违 ③ 。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 ④ 。 斥鷃每闻欺大鸟 ⑤ ,昆鸡长笑老鹰
-
古文·大铁椎传 魏禧庚戌十一月(1),予自广陵
-
明·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2,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3,余拏一
-
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程岁月遥。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秋雨过枫桥。
-
《海棠·菩萨蛮垂丝海棠零落·(一)》咏海棠诗鉴赏
-
大圭廉不割,利剑用不缺。当其斩马时,良玉不如铁。置铁在洪炉,铁消易如雪。良玉同其中,三日烧不热。君疑才与德,咏此知优劣。
-
舒元舆《长安雪下望月记》 舒元舆 今年子月月望,长安重雪终日,玉花搅空,舞下散地。予与友生喜之,因自所居南行百许步,登崇冈,上青龙寺门。门高出,绝寰埃,宜写目放抱。今之日尽得雪境,惟长安多高,我不与并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 干请伤直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纵死犹闻侠骨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
- 《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什么
- 我是一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