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榆之时,壮志逾励;松柏之性,晚岁常坚。|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桑榆①之时,壮志逾励②;松柏之性③,晚岁常坚④。
【注释】①桑榆:晚年。②逾励:逾,通“愈”,更加。砺,通“厉”,振奋。③性:性格,品性。④坚:坚硬。
【释义】人在晚年时,雄心壮志更加振奋;松树和柏树的品性,在它的后期也常常更坚硬。
【点评】人年龄越大,雄心壮志越坚定。
参考文献
旧唐书·李麟传
-
《梨花》咏梨花 “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描绘
-
细柳桥边深半春,缬衣帘里动香尘。无端有寄闲消息,背插金钗笑向人。
-
作者: 张翼之 《宋史纪事本末》一百零九卷,明陈邦瞻
-
论题解析 [解题]友谊(friendship),指朋友的交情。同亲情、爱情一样,友谊是我们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它是手与手的相牵,心与心的交汇。是人与人之间一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析题]每个人
-
【名句】大丈夫相时而动 ① 。 【注释】①相时而动:见机行事。 【释义】有抱负的人会见机行事。 【点评】这里仍然讲的是抓住时机的问题。 参考文献 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
-
孔稚珪所写的骈体文。文章一开始表彰真隐士以树立榜样,接着指出假隐士周颙的名字,并把他隐居时与出仕后截然不同的行为进行了鲜明的对比,层层揭露其虚伪本质,描绘其丑恶面目。
-
从第一句看“时候”,从第二句看“景象”。重视“霁”的理解。①善于摄取自然景物的特征,把晓行所见静与动的景致写得变幻神奇。②把云误当山峰,写得新颖、活泼,很有情趣。③语言质朴自然,明白如话,却把景物描摹得生动逼真。 作者以自己由错觉到
-
白胡桃,一种普通果物,而在“诗仙”李白笔下,竟是那样冰清玉洁,那样的灵秀剔透。这首咏物小诗的开首两句就很不一般:“红罗袖中分明见,白玉盘中看却无”这里,诗人从五颜六色中挑出红、白两色作底色,来衬托白胡桃的洁白无瑕你看,将它藏在红罗袖中.
-
田中开白室,林下闭玄关。卷迹人方处,无心云自闲。竹深喧暮鸟,花缺露春山。胜事那能说,王孙去未还。
-
(元)傅若金 落日苍茫里, 秋风慷慨多。 燕云余古色①, 易水尚寒波。 绝岸船通马, 交沙路入河。 行人悲旧事, 含愤说荆轲。 【题解】 此诗题为《拒马河》,实写易水,因古易水有三条河道,中易即由定兴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 干请伤直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纵死犹闻侠骨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
- 《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什么
- 我是一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