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翼之《宋史纪事本末》中国名著简介
作者: 张翼之
宋史纪事本末一百零九卷,明陈邦瞻依据冯琦和沈越的书稿增补而成的。它是继通鉴纪事本末之后,用纪事本末体记载宋代三百多年历史的史学名著。
冯琦(公元1557-1602年)字用韫,明临朐人。万历年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礼部右侍郎、吏部左右侍郎和礼部尚书。他对朝政的种种流弊,敢于上书万历皇帝一一指陈,对宦官充矿税使到处搜刮民财,尤其痛恨。他又明习典故,学有根柢,曾参修会典,后撰宋史纪事本末以接续通鉴纪事本末,没有完稿就去世了。同时,南京的侍御史沈越编有事纪一书,内容、体例与冯琦的书稿相仿。后来,冯琦的书稿归了刘曰梧,沈越的书稿为徐申所得。刘、徐二人又商定将这两部书稿都交给陈邦瞻,请他增续订补,将二书合为一书。陈邦瞻对宋、元历史有很深的造诣,经过一年左右时间,编成二十八卷。据陈邦瞻原叙,本书为冯、沈所撰的约十分之三,陈氏所补为十分之七。后陈邦瞻又撰写了元史纪事本末二十七卷。
陈邦瞻(?-1623年)字德远,明高安人。万历年间进士,历任南京大理寺评事、吏部郎中,浙江参政,福建按察使,河南右布政使,广西、广东巡抚,总督两广军务,户、工、兵部侍郎。从以上开列的简历可以看出,陈邦瞻不是一个伏案书生,而是一位历任中央经济、政治和军事各部门的要员和巡抚一省以至总督数省军务的封疆大吏,于治国理民,颇有经验。而且,他“好学,敦风节,服官三十年,吏议不及”,是属于清官一类的。他的政绩也有几点值得称道:如他任河南右布政使时,分理彰德诸府,曾经“开水田千顷,建滏阳书院,集诸生讲习,士民祠祀之”;后来,他以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军务兼广东巡抚时,曾经派兵讨平了上林、田州等地土司的叛乱;击退海寇林莘老万余人的侵掠;就是对于葡萄牙殖民主义者勾结汉奸,“时侵内地,邦瞻燔其巢”;甚至对于明熹宗的乳母、无恶不作的客氏,陈邦瞻也敢于上疏熹宗,指责说:“客氏既出复入,乃陛下过举。”这样犯颜直谏,确实是不容易的。
宋史纪事本末实际上记载了从宋太祖建国到文天祥和谢枋得被害的整个历史时期,包括宋、辽、金和元初的史实。它所凭藉的宋史有四百多卷,内容又极其芜杂,不似袁枢编通鉴纪事本末,所据的资治通鉴网罗宏富,取材精密,有脉络可寻。而且,本书在编纂过程中,还参考了其他几部有关南、北宋历史的书,如王偁的东都事略,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这些书也都卷帙浩繁,又非宋代全史。陈邦瞻以其高度的综合、分析能力,把大量错杂的史料加以剪裁、整理和集中,用较少的篇幅,流畅的文字,条理清楚地记述了宋朝历史的大概轮廓,以及宋代各国兴衰治乱的种种事迹,对于读者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很是便利。但是,由于引用的史料多根据宋史,原书错误、疏漏的地方,没有订正的,也在所难免,这又是本书的不足之处。
另外,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涉及的问题较为广泛,除记述宋朝重要的政治事件外,对于诸如少数民族的活动,典章制度,营田治河,漕渠海运,茶盐,天文,历法,学术思想,以及宋朝王小波、李顺起义,方腊起义,锺相、杨么起义等三次较大的农民起义都有专章记述,从而保存了主要的史料,为了解宋朝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提供了线索。在编纂体例上,则是弥补了通鉴纪事本末详于理乱兴衰,忽略典章制度等其他方面的缺陷;开创了以后纪事本末体史书记述典章制度、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活动的新内容。
宋史纪事本末撰成后,即由刘曰梧和徐中校订刊行,刻于公元1605年(明万历三十三年),分为二十八卷,这个本子,是为原刻本。公元1607年(万历三十五年),监察御史黄吉士将本书改为十卷后,与通鉴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来合刻。明崇祯年间,张溥取本书逐目加以论正,附于各篇之后,改成以篇为卷,是为一百零九卷。清初以后,二十八卷本与十卷本流传较少,而一百零九卷本则广为流传,以后多据以重刻。清同治年间,江西书局重刻张溥论正本时,曾对原书的一些错误有所刊正,是一个较好的本子。所以,后来广州广雅书局和湖南思贤书局都是据以重刻的。中华书局也以同治江西书局本为底本,并参校有关史书,于1977年出版了标点本。
-
苏氏族谱,谱苏氏之族也。苏氏出于高阳 ① , 而蔓延于天下。唐神龙 ② 初,长史味道刺眉州 ③ ,卒于官,一子留于眉,眉之有苏氏自是始。而谱不及 ④ 焉者, 亲尽 ⑤ 也。亲尽则曷为不及?谱为亲作也。
-
《古代兵法散文·战国兵法·鹖冠子》原文鉴赏
-
丁香花开怡然在繁花似锦,江风拂面的公园里晨练,穿梭于花草树木之间,看那丁香花儿开得灿烂,香气正浓,深深地呼吸,没有任何杂质的新鲜空
-
雄豪而妙苦而腴,只有琴聪与蜜殊。?钱塘僧思聪总角善琴,后舍琴而学诗,复弃诗而学道,其诗似皎然而加雄放。安州僧仲殊诗敏捷立成,而工妙绝人远甚。殊辟谷,常啖蜜。?语带烟霞従古少,?李太白云,他人之文,如山
-
名言: 慕虚名而处实祸。 注释: 处: 遭受。 句意: 图慕虚名必将遭受实际的祸难。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
汉宫春·立春 辛弃疾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①。无端风雨,未肯收尽馀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②。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
-
苏味道《九江口南济北接蕲春南与浔阳岸》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苏味道九江口南济北接蕲春南与浔阳岸江路一悠哉,滔滔九派来。远潭昏似雾,前浦沸成雷。鳞介多潜育,渔商几溯洄。风摇蜀柿下,日照楚萍开。
-
郭沫若夜泊嘉州作乘风剪浪下嘉州,暮鼓声声出雉楼。隐约云痕峨岭暗,深沉天影沫江流。两三渔火疑星落,千百帆樯戴月收。借此扁舟宜载酒,明
-
古代诗文名篇之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章》原文、鉴赏和解读
散文·诸子散文·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章》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
-
名言: 结言端直,则言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 注释: 结言: 指语言。端直: 正直。骏爽: 清俊明快。 句意: 语言端正挺拔, 就形成了文骨。志气清俊明快, 才产生文风。 出处: 南朝·梁·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