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倚儿童轻岁月,丈人曾共尔同年。|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莫倚①儿童轻岁月②,丈人③曾共尔④同年。
【注释】①莫倚:不要倚仗。②轻岁月:轻抛光阴。③丈人:老年人。④尔:你们。
【释义】儿童不要倚仗年少而轻抛光阴,我们老年人也曾有过与你们一样的岁月。
【点评】告诫年轻人不要因为年轻而浪费时光。
参考文献
窦巩赠王氏小儿
-
崔颢《长干曲四首·其一》,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 长干曲四首其一 》 .[唐].崔颢 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题解】 这首诗写两个以水为家的青年男女在长江相遇时,隔舟对话的情景。诗人截取富有戏剧性的生活片断,表现出女
-
柳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去年时。 【注释】 长安古道:长安是中国历史上数代古都,古诗文中,常以长安代称京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有关走向复兴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复兴中华的诗句,关于走向复兴的诗歌在晚上10点前给我,复兴中华的诗句。诗中之侠(复兴中华)诗词选集(五绝部分) 五绝·听网友语而感 岁晚寒将至,谁言暮野空。有千棵硬草,我亦在其中 五绝·雨弦(今声) 树上黄
-
【4224】访古寻城(唐克扬著,中信出版社,15 9万字,2019年1月第1版,58元)14篇:[1]元上都:金色的荒城;[2]琼佳藏比:天台之路;[3]洛
-
【原题】:刘德修右史去国示所和从父东谿及杨子直诗走笔次韵
-
秦晋殽之战 (僖公三十二年、三十三年) 【题解】 秦穆公本打算趁晋文公刚刚去世,同时把两年前留下来帮郑国守卫的那些人马改制成
-
鄂渚,相传在今湖北省武汉市黄鹄山上游三百步江中。鄂,西周为楚地一个封国,渚因以名。屈原《涉江》即有“乘鄂渚以反顾兮”之句。三国时孙吴于鄂置武昌县,后为武昌郡郡治,故武昌亦称鄂城。这首《鄂渚晚眺》即诗人晚登鄂渚望远之作。诗人描绘了观眺所见,感物念旧,咏史抒情,发出怀才不遇的不平之鸣。诗人登上鄂渚俯视黄
-
《举世重交游,拟结金兰交.》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举世重交游,拟结金兰交。》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蒹葭苍茫,语出《诗经·秦风·蒹葭》篇中的句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秦风·蒹葭》中对水中伊人的思慕和追寻成了后世诗人心中一个永恒的情节。因为“道阻且长”,伊人可望不可即,所以才成为永恒。
-
司马长卿谏猎书 臣闻物有同类而殊能者,故力称乌获,捷言庆忌,勇期贲、育。臣之愚,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 干请伤直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纵死犹闻侠骨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
- 《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什么
- 我是一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