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之道,以各人自用得著者为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学问之道,以各人自用得著①者为真②。
【注释】①著:同“着”。②真:指真学问,有用的学问。
【释义】何谓学问,就是自己用得上的学问方是真学问。
【点评】以简明语言讲清了学问的真谛。
参考文献
黄宗羲明儒学案
-
应是少微星,又云严君平。浩歌七十馀,未尝识戈兵。康宁福已大,清静道自生,邈与神仙期,不犯宠辱惊。读易梦周公,大得天地情。养志学浮丘,久链日月精。寿存金石性,啸作鸾凤声。阴德不形言,一一在幽明。何当换金
-
从火车上遥望泰山,几十年来有好些次了,每次想起“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句话来,就觉得过而不登,像是欠下悠久的文化传统一笔债似的。杜甫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
-
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这是一首怀古诗。三闾庙,即屈原祠。楚怀王时,屈原曾官至三闾大夫。诗以“三闾庙”,而未以“屈原”为题,诗面亦应切时、切地,从三闾庙着笔。 沅湘
-
(泰誓上) 纣王暴虐无道,有亿万臣民,分散为亿万个心。我(武王)虽然只有三千臣民,却能合为一条心。 “受”指殷纣王。 武王誓师,表明与全民同一心,必然能征服暴虐。
-
谢家风雅若为酬,散吏方耽海上游。疏懒几忘传笔梦,寂寥仍有负薪忧。欲歌兰雪归真隐,敢向簪轩竞急流。如共茂先瞻气象,莫言神物在南州。
-
拘情病幽郁,旷志寄高爽。愿言怀名缁,东峰旦夕仰。始欣云雨霁,尤悦草木长。道同有爱弟,披拂恣心赏。松谿窈窕入,石栈夤缘上。萝葛绵层甍,莓苔侵标榜。密林互对耸,绝壁俨双敞。堑峭出蒙笼,墟险临滉漾。稍疑地脉
-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出处】唐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 》。 【译注】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 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没有想到
-
子性剧弘和,愚衷深褊狷。相舍嚣譊中,吾过何由鲜。楚南饶风烟,湘岸苦萦宛。山密夕阳多,人稀芳草远。青梅繁枝低,斑笋新梢短。莫哭葬鱼人,酒醒且眠饭。
-
金滕第八金滕第八 【原文】 武王有疾,周公作《金滕》。既克商二年,王有疾,弗豫[298]。二公曰[299]:“我其为王穆卜[300]。”周公
-
《庄子·外物》是庄子哲学中的一篇重要篇章。它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外物对人的价值与意义。庄子强调外物虽然具有形体,但其存在并非永恒,应从内心理解其虚幻性。他认为凡事皆可被舍弃,只有内心的善良与道德才是永恒的。这一思想引导人们超越物质追求,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庄子的哲学思想深入人心,对于现代社会仍有启示意义。我们应该认识到物质并非人生的终极追求,而是通过修炼内心,追求精神的富足和人生的真谛。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 干请伤直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纵死犹闻侠骨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
- 《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什么
- 我是一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