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戴叔伦《过三闾庙》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戴叔伦《过三闾庙》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这是一首怀古诗。三闾庙,即屈原祠。楚怀王时,屈原曾官至三闾大夫。诗以“三闾庙”,而未以“屈原”为题,诗面亦应切时、切地,从三闾庙着笔。

沅湘,指湖南境内的沅水和湘水,是三闾庙所在之地。屈原被放逐沅湘流域,死后,人们就在这里立祠纪念他,诗就从三闾庙前的沅水、湘水写起。诗人不去描写水的清澈以及沅湘流域风光的秀美,只强调它的滔滔不尽。又由沅湘的长流不尽,引出屈原的遗恨无穷。一句写景,一句言情,两句间呈现出一种松散的关系,不像李煜虞美人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本体在比体前出现,用问号提顿,并有明显标志比喻的词“恰似”。这种松散的关系,反而可以使读者对诗意作多角度的理解。清代诗评家黄生认为发端两句之间是倒装了的比喻关系,他说:“言屈子之怨与沅湘俱深,倒转便有味。”(唐诗摘抄)沈德潜则把沅湘作为时间流驶的代替物,他说:“忧愁幽思,笔端缭绕。屈子之怨,岂沅湘所能流去焉?发端妙。”(唐诗别裁)的确,沅、湘之水日夜奔流,既不能洗涤尽屈子之悲;而时光流逝,忠而见谤,报国无门的屈原与楚王君臣之间的悲剧更不断重演。“沅湘流不尽”一方面赋予屈原遭谗被逐,饮恨怀沙之“怨”以浩渺深沉、绵长无尽的具体形象,一方面又以沅水、湘水作为历史媒介,赋予屈原之“怨”以普遍意义。

三、四句写秋景,秋,是诗人访三闾庙之时。时值穷秋,又兼日暮,它们都暗示着一种沉重的没落情绪。一个“起”字,正如浩然宿建德江的“日暮客愁新”之“新”,耿湋秋日“秋风动禾黍”之“动”,表示出“物色”与“人情”的感应关系。在秋风斜照之下,枫叶低吟,枫林似血,那氛围、那意境,令人立即联想到楚辞中山鬼、招魂诸章,直觉得魂兮惨悴,山鬼欲来!

这个结尾也受到历代诗评家的好评。清人李锳说:“凡咏古以写景结,须与其人相肖,方有神致,否则流于宽泛矣。”(诗法易简录)所谓“与其人相肖”,即景物——境,与被怀念的历史人物在志节情操、艺术个性、作品风格等多方面,呈现出一致性。这种一致,又是朦胧的、若有若无的。近代诗评家俞陛云说:“后二句以秋风、枫树为灵均传哀怨之声,其传神在空际。”(诗境浅说续编),他是从屈原的生平遭际、志节来理解这种一致性的。刘永济说:“末二句恍惚中如见屈原。暗用招魂语,使人不之觉。”楚辞·招魂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的句子。他是从作品的角度来理解这种一致性的。角度虽不同,但是他们都肯定了这种结尾空灵的韵致。和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同属“空际传神”的神来之笔。

20字,但写三闾庙即景,而屈原生前幽愤,气后遗悲,俱涵泳其中。

猜你喜欢
  • “同类同理”注释、译文和评说

    类不悖 ① ,虽久 ② 同理。(《荀子·非相》) 【注释】 ①悖:相冲突。②久:时间上的绵延。 【译文】 只要事物的类不错乱,尽管时间相差很远,它们也还是有共同的本质和规律的。 【评说】 这里指出的是

  • 杜甫《奉送蜀州柏二别驾将中丞命赴江陵,起居卫尚》全诗赏析

    中丞问俗画熊频,爱弟传书彩鹢新。迁转五州防御使,起居八座太夫人。楚宫腊送荆门水,白帝云偷碧海春。报与惠连诗不惜,知吾斑鬓总如银。

  • 戏剧的特点

    戏剧文学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作为文学作品,应当具备一般叙述性作品共同的要求,诸如塑造的完整性等等,并应当具有独立的欣赏(阅读)价值。另一方面,它作为戏剧演出的基础,只有通过演出,才能表现出它的全部价

  • 辛弃疾《书停云壁》全诗鉴赏

    万事随缘无所为,万法皆空无所思。惟有一条生死路,古今来往更何疑。

  • 欧阳修《牛》全诗鉴赏

    日出东篱黄雀惊,雪销春动草芽生。土坡平慢陂田阔,横载童儿带犊行。

  • “无何有之乡”的意思,出处,故事

    指什么东西都没有的地方。语出《庄子·逍遥游》:“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 庄子的朋友惠子对庄子说:“我有一棵大树,俗名叫臭椿,木质很坏,不能用作器材。这树的主干生得疙疙

  • 衡阳八景

    衡阳风景名胜为数甚多,最为出色的是“衡阳八景”。当地流传这样一首诗:“雁峰烟雨实堪夸,石鼓江山锦绣华;花药春溪龙现爪,岳屏雪岭鸟喧哗;朱陵洞内诗千首,青草桥头酒百家;试看东洲桃浪暖,西湖夜放白莲花。”

  • 《古意赏析》

    这首七律,是借用了乐府古题“独不见”。郭茂倩《乐府诗集》解题云:“独不见,伤思而不得见也。”此诗的主人公是一位长安少妇,她所“思而不得见”的是征戍辽阳十年不归的丈夫。诗人以委婉缠绵的笔调,描述女主人公在寒砧处处、落叶萧萧的秋夜,身居华屋

  • 苏轼《忆黄州梅花五绝》全诗鉴赏

    一枝价重万琼琚,直恐姑山雪不如。尽爱丹铅竞时好,不如风雪养天姝。

  • 朱熹《念奴娇梅》咏梅花诗赏析

    《梅花·念奴娇梅》咏梅花诗鉴赏 朱熹临风一笑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