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虽有美质,在于石间,不值良工琢磨,与瓦砾不别。|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玉虽有美质,在于石间,不值①良工琢磨,与瓦砾②不别③。
【注释】①值:遇到。②砾:小石。③不别:没有区别。
【释义】美玉处在石头之中时,如果没有遇到技艺高超的工匠的琢磨,与瓦块小石又有什么区别。
【点评】素质良好的学生如果没有老师的培养也不能成才。
参考文献
吴兢贞观政要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树叶飘落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树叶飘落的诗句,求一些描写叶子无奈飘落的句子,诗句也可以.,看到树叶飘落,我会想起什么诗句。1)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2)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贾岛 3)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
-
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 不能行之。忠孝无闻, 仁义不足; 加以断一条讼, 不必得其理; 宰千户县, 不必理其民; 问其造屋, 不必知楣横而棁竖也; 问其为田, 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 讽咏辞赋
名言: 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 不能行之。忠孝无闻, 仁义不足; 加以断一条讼, 不必得其理; 宰千户县, 不必理其民; 问其造屋, 不必知楣横而棁竖也; 问其为田, 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
-
[北魏] 郦道元 河水南径北屈县故城西 ② ,西四十里有风山 ③ ,风山西四十里,河南孟门山 ④ 。《山海经》曰:“孟门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黄垩涅石 ⑤ 。”《淮南子》曰:“龙门未辟,吕梁未凿 ⑥
-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眄视指使
名言: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
王建这首乐府体诗歌,对残酷的封建压迫作了无情的揭露。仲夏时节,农民麦、茧喜获丰收,却被官府劫一空,无法享受自己的劳动果实,只能过着“衣食无厚薄”的悲惨生活。这首诗所反映的事实,应是中唐时期整个农民生活的缩影,相当具有典型性。全诗四换韵脚
-
惆怅时节晚,两情千里同。离忧不散处,庭树正秋风。燕影动归翼,蕙香销故丛。佳期与芳岁,牢落两成空。
-
峡内归田客,江边借马骑。非寻戴安道,似向习家池。峡险风烟僻,天寒橘柚垂。筑场看敛积,一学楚人为。短景难高卧,衰年强此身。山家蒸栗暖,野饭谢麋新。世路知交薄,门庭畏客频。牧童斯在眼,田父实为邻。
-
江上秋已分,林中瘴犹剧。畦丁告劳苦,无以供日夕。蓬莠独不焦,野蔬暗泉石。卷耳况疗风,童儿且时摘。侵星驱之去,烂熳任远适。放筐亭午际,洗剥相蒙幂。登床半生熟,下箸还小益。加点瓜薤间,依稀橘奴迹。乱世诛求
-
黄庭坚 桃花人面各相红,不及天然玉作容。 总向风尘尘莫染,轻轻笼月倚墙东。 黄庭坚这首咏梨花诗系与他人相酬唱之作。虽只有四句却写出了梨花的天然风韵,很有特色。诗人先以桃花红相比较,“桃花人面各相红”意
-
十一月末了,一枚黄色的银杏叶,旋转着落到他的脚下。他正站在公园的鹅卵石小道上,两旁都是树。银杏树。树叶呈心形,枯黄时,适合捡回来夹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 干请伤直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纵死犹闻侠骨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
- 《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什么
- 我是一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