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君子于①其所不知,盖阙如②也。
【注释】①于:对。②阙如:缺而不言。
【释义】孔子说:君子对于自己不懂的东西,是不轻易发表见解的。
【点评】不懂装懂是治学之大忌。
参考文献
论语·子路
-
镆邪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子细看。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
-
豺狼当路,无地游从。
-
[一·一] 子曰 ② :“学而时习之 ③ ,不亦说乎 ④ ?有朋自远方来 ⑤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⑥ ,不亦君子乎 ⑦ ?” [一·二] 有子曰 ⑧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 ⑨ ,鲜矣;不好
-
《八诗八首穆旦》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一 你底眼睛看见这一场火灾, 你看不见我,虽然我为你点燃, 唉,那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 你底,我底。我们相隔如重山! 从这自然底蜕变程序里, 我却爱了一个暂时的你
-
惠洪《鹧鸪天》惠 洪 惠 洪 蜜烛花光清夜阑 ① 。粉衣香翅绕团团 ② 。人犹认假为真实,蛾岂将灯作火看 ③ 。方叹息,为遮拦 ④ 。也知爱处实难拚 ⑤ 。忽然性命随烟焰,始觉从前被眼瞒。 注释 ①蜜
-
周日,去了鄞州的塘溪。在朋友引领下,走访了沙耆故居。一幢经典的老房子。院落,廊檐,木柱子,及其细细节节处的雕刻,显示出这是户殷实的
-
《学者所见所期,不可不远且大也.及夫施于用,则必有其渐.》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
《学者所见所期,不可不远且大也。及夫施于用,则必有其渐。》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二程集·论学篇》,立志于先类
-
【名句】虚谈废务,浮文妨要 语出南朝宋代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清谈会荒废政务,华而不实的文章会妨碍国事。魏晋时代,士大夫崇尚清谈,这句话揭露清谈误国的实质,颇具见识。虚谈:清谈,空谈。浮文:虚浮不
-
日落红雾生,系舟宿牛口。居民偶相聚,三四依古柳。负薪出深谷,见客喜且售。煮蔬为夜餐,安识肉与酒。朔风吹茅屋,破壁见星斗。儿女自咿AA43,亦足乐且久。人生本无事,苦为世味诱。富贵耀吾前,贫贱独难守。谁
-
此词咏博山道中漫游的情景。上片先写冬春之交的博山道上,松竹横斜,雪后疏梅,白云人家,景色自然优美。再虚拟,言此风格较之于桃花源毫不逊色。下片谓流连徘徊中,不觉已日色向晚,故而旗亭赊酒,醉里归晚。最后叹老嗟衰,以不甘心只以悠游山水为生涯作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 干请伤直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纵死犹闻侠骨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
- 《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什么
- 我是一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